
南財解讀|橫琴“雙15%”稅收優惠政策落實:鼓勵產業成為前提條件,連接澳門人才計劃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彭敏靜實習生齊集賢珠海報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雙15%”稅收優惠政策全面落實。
4月11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公布了12條,明確了適用對象、適用條件、高端人才短缺范圍、處理程序、監督管理等內容。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注意到,《管理辦法》不僅突出了合作區域的產業發展方向,而且吸引了四大產業的“先進和短缺”人才,為合作區域的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新的引擎。同時,還突出了制度創新的核心任務,大膽創新人才評價體系和產業覆蓋范圍,享受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突出了與國際標準的融合。
在許多受訪者看來,除了15%以上的個人所得稅負擔外,提供完善的生活配套服務也是吸引人才流入合作區的重要因素之一。
橫琴合作區執行委員會副主任傅永革透露,合作區正在研究和制定新的人才政策,新政策將涵蓋新引進人才生活補貼、人才創新創業支持、人才載體支持、人才簽證政策和通關便利政策,通過人才政策為高端人才在合作區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
人才招聘瞄準四大產業
分析人士指出,《管理辦法》的出臺將有利于收集澳門品牌產業、文化旅游展覽貿易產業、現代金融產業四大重點產業的發展,服務于科技研發、高端制造業、中醫藥等領域的高端緊缺人才。
這一判斷得到了個人所得稅優惠所需條件的證明。《管理辦法》將作為享受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基本前提條件之一,從事《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鼓勵產業目錄》(以下簡稱《產業目錄》)所列產業領域。
《工業目錄》分為“4” 一大類185項,總體上涵蓋了合作區將要發展的重點產業和領域。其中,科技研發高端制造業70個,澳門品牌產業24個,文化旅游會展貿易產業59個,現代金融業16個,其他16個。同時,明確符合作區戰略定位的鼓勵產業是指導投資方向、政府管理投資項目、制定和實施人才、土地等產業發展政策的重要依據。
“管理措施將從事產業目錄列出的產業領域作為享受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先決條件之一,將有利于加快合作區四大產業高端人才的聚集,以人才聚集,引領和支持產業更好、更快的發展,形成“產業聚集人才、人才支持產業”的良好局面,實現產業與人才的良性互動。”傅永革說。
此外,《管理辦法》參照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和財政補貼政策,借鑒其他地區的做法,明確了享受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主要包括三類人才:一是在某一領域或專業處于領先水平,為社會認可做出突出貢獻的高端人才;二是納稅年度內合作區收入50萬元以上的高端人才;三是符合學歷、職稱或職業資格要求的人才短缺。

珠海先進集成電路研究所所長龔斌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人才稅收優惠政策無疑是解決當前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人才需求的及時雨。合作區現有集成電路產業政策的15%稅收優惠和獎勵,將大大提高合作區集成電路企業招聘人才的競爭力,填補產業人才空缺,幫助合作區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
接下來,合作區將出臺具體的識別方法,密切圍繞總體規劃給予合作區四個重點產業發展方向,以國內外重大獎項、重要國際組織和頂尖學術機構、國家和省級重大人才項目資格、港澳特區政府科技計劃經驗為評價依據,建立一系列有利于促進重點產業發展的專業人才標準,注重人才績效、行業評價和專業認可。
合作區經濟發展局局長李子偉表示,合作區將在修訂完善的基礎上繼續延續特殊人才政策。新政策將繼續以包容性為導向,在稅收和申報對象上與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錯位互補。
李子蔚說:“去年11月,我們啟動了2021年特殊人才獎勵申報工作,去年12月已撥付第一批,第二批將于近期撥付。”
突出“服務澳門”元素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注意到,《管理辦法》和《產業目錄》與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的主線密切相關,突出了“服務澳門”的要素。
比如《管理辦法》提出,“在某一領域或專業處于領先水平,做出突出貢獻,得到社會認可的人才”可以被合作區執委會認定為高端人才。該條款賦予執委會更靈活的高端人才認定權,有利于與澳門特區政府的“人才引進計劃”銜接,依托澳門國際平臺的優勢,合作引進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國內外人才。
傅永革認為,在認定高端人才和短缺人才方面,《管理辦法》與澳門特區政府相關人才政策相銜接,將開辟“居住在澳門、工作在橫琴”、“科研在澳門、轉型在橫琴”的渠道
同時,產業目錄結合澳大利亞合作服務特點,增加澳門元素產業項目,如中醫等澳門品牌產業類別,包括“食品、飲料、調味品、保健產品設計、生產、銷售”,有效鼓勵澳門食品加工制造企業在合作區生產經營。
“《管理辦法》和《產業目錄》的出臺將有助于進一步激發澳大利亞企業和澳大利亞人在合作區的發展活力和動力。《管理辦法》將公共管理和服務人才納入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促進澳門居民的生活和就業,為澳門居民在合作區的學習、就業、創業和生活提供更方便的條件。”傅永革說。
推出完善生活配套相關政策指日可待。
李子偉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下一步將盡快出臺更多人才政策,進一步加強人才服務,包括生活補貼、支持項目實施、支持研發等,不斷完善人才政策體系。
“要促進合作區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體系和政策體系,不僅包括產業目錄,還包括財稅、金融、投資、人才、清關等政策。合作區執行委員會副主任蘇坤表示,下一步將充分利用產業目錄帶來的政策效益,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為目錄中的產業在土地供應和人才政策方面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