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三年后,房價只漲了一周,最高平均單價7.2萬
今天,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3年1月7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銷售價格變動》。
根據圖表,2023年1月,北京、上海、杭州、寧波、合肥、南昌、青島、長沙、成都、西安、烏魯木齊新建90個城市㎡上述商品房價格環比、同比、累計均有所上漲。
其中,上海房價回暖尤為明顯。
雖然1月是房地產市場的傳統淡季,但這一傳統并不適用于年初的上海。
1月,上海市場新建商品房成交面積96.4萬平方米;
隨著中高端產品交易量的增加,價格指數環比上漲,漲幅略大于前期。
“疫情三年,只用了一周就漲回來了”。
這是上海房地產中介圈最近廣為流傳的一句話。
與上個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有36個新建商品房城市上漲,增加了21個。
上個月一線城市新建商品房銷售價格持平上漲0.2%;
上個月,二線城市新建商品房銷售價格下降0.3%,上升0.1%;
三線城市新建商品房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1%,較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雖然環比值下降,但回暖趨勢明顯。

今年1月,北京、上海、長沙和成都的二手房交易市場為90個城市㎡以上住宅價格整體呈增長趨勢。
僅從環比來看,70個大中城市中,二手房銷售價格上漲的城市有13個,比上個月多了6個。
上個月二手房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5%,上升0.4%;
二線城市二手房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3%,比上個月下降0.1個百分點;
三線城市二手房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4%,與上個月相同。
總體而言,一線城市商品房銷售價格環比上漲,二三線城市環比下降趨勢放緩,一線城市商品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二三線城市同比下降。
根據全國房價市場網的數據,今年1月全國平均售房單價為72040元/㎡。
此外,上海、北京、廈門、廣州的平均住宅單價超過每平方米5萬元。
近年來,與其他城市不同,三亞房價似乎受疫情影響較小,基本處于平緩增長狀態,平均單價排名第六,為41465元/㎡。
名列前茅的五個城市隸屬于浙江,四個城市隸屬于廣東。
雖然一些地區仍處于同比下降階段,但趨勢往往會上升。
一年之計在于春,除房價上漲外,群眾反映菜品、日化等商品價格也有明顯上漲跡象。
在過去的幾年里,由于疫情的影響,消費市場面臨著許多壓力和挑戰。
為了恢復消費,為中國經濟復蘇注入動力,各部門正在不斷優化商業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通過多種渠道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加強消費市場復蘇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