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檢發現堿性磷酸脂酶偏高是怎么回事?
人體中含有多種酶,它們在我們的身體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將參與人體的正常生活。堿性磷酸酯酶是分布在肝臟、骨骼、胎盤和其他組織中的酶之一。它是一種通過肝臟排出膽汁的酶。許多人在體檢時可以看到堿性磷酸酯酶的數據。堿性磷酸酯酶的高或低數據值會影響一個人的健康,這是有一定原因的。那么,人體堿性磷酸脂酶高的原因是什么呢?
體檢結果中堿性磷酸酯酶偏高。怎么回事?
很多人會發現這個值的偏差,非常擔心會有什么疾病。一般來說,堿性磷酸酯酶的正常參考值為女性50~135U/L,男性45~125U/L。如果數據超過此范圍,則表明它太高,這在兒童、孕婦或骨折愈合期的發育中更為常見。堿性磷酸酯酶過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生理和病理。
生理因素包括:
1、兒童正處于骨骼發育的生理期,堿性磷酸酯酶的活力是正常人的1-2倍。
2、青少年、孕婦正處于生長期,或食用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

3、劇烈活動后,血清堿性磷酸酯酶水平會升高。
4、在妊娠九個月期間,血清堿性磷酸酯酶的水平將高于正常人的2-3倍。
病理因素包括以下幾點:
1、各種肝膽疾病會導致血清堿性磷酸酯酶水平升高。
2、肝癌、乳腺癌、肺癌或卵巢癌等原發性或繼發性腫瘤疾病。
3、甲狀腺或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遺傳性磷酸酶過多等疾病。
4、有些藥物,如巴比妥類或抗生素類。
值得一提的是,由病理因素引起的堿性磷酸酯酶過高。首先,我們應該找出原因,最好去醫院做B超聲和其他相關的檢查。只有找到原因,我們才能選擇最正確的治療方法。簡而言之,堿性磷酸酯酶的增加與佝僂病、肝癌、肝硬化、惡性腫瘤、骨轉移等疾病有關,需要進一步診斷。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堿性磷酸酯酶的數據值也會有一些偏差,需要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體檢時,當你發現自己有高堿性磷酸酯酶時,不要太緊張。最好盡快找醫生做詳細檢查,以確定你是否患有某些疾病。堿性磷酸酯酶是肝臟和骨骼組織中診斷肝病和骨病的重要數據標準。通常青少年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會有上升現象,但屬于正常現象,不會有不良問題,也不用擔心,定期復查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