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0”為學生結婚開辟了綠色通道,這所大學很有愛心 |新京報快評
丁香花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香名片”,每年丁香花也讓校園充滿浪漫情調。圖片/哈爾濱工業大學官網
“5月21日是一個特殊而難忘的結婚登記日。”
據紅星新聞報道,今年“520”,一些網民在社交平臺上透露,哈爾濱理工大學發布通知,定于5月20日和5月21日,與哈爾濱南崗區民政局合作,為所有學齡學生提供綠色渠道,5月21日婚姻登記辦公室為學生服務。
對此,哈爾濱工業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婚姻登記綠色渠道服務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首次嘗試,旨在為學生在兩個特殊的日子結婚提供便利。該活動面向所有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學生,無論年級和教育水平如何,“如果有機會,我們明年可能會與民政局一起繼續這項活動”。
如何看待大學為學生獲得結婚證開辟了綠色渠道?從公眾輿論的角度來看,網民們普遍支持這種態度。其中,獲得好評的原因是,大學不僅是本科生,還有碩士生和博士生,為碩士生和博士生獲得結婚證提供了便利,這是一種親密的愛。
但這個原因實際上是有爭議的。因為,這意味著碩士生和博士生獲得結婚證書是值得肯定和鼓勵的,特別是博士生,遠遠超過了法定結婚年齡,對本科生的結婚有不同的看法。
雖然早在2005年,教育部就發布了新版本的《普通大學生管理條例》,取消了大學生需要學校同意結婚的規定,但許多人仍然持有“保留態度”——本科生選擇結婚是他們的合法權利,但他們不同意。原因是擔心本科生的婚姻會影響學術發展,可能會因沖動而出現“閃電”等問題。
因此,對于學校來說,“該活動面向所有哈爾濱理工大學的學生,無論年級和教育水平如何”,有些人認為最好鼓勵本科生結婚。最好限制為碩士和博士生獲得結婚證書提供便利。但這個想法需要被逆轉。

學校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結婚證的便利與鼓勵他們結婚不同。年輕的大學生對待婚姻并不像公眾想象的那么沖動,因為政策允許他們結婚,他們都想早點結婚。
根據中國計劃生育協會和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2023年發布的《大學生婚姻與生育概念調查報告》,大多數大學生認為情感基礎和職業穩定是婚姻的必要條件,“先結婚后結婚”已成為男女的共同追求。
與此同時,全國許多民政部門發布的2022年婚姻大數據顯示,初婚的平均年齡基本接近甚至超過30歲。此外,自2005年國家允許大學生結婚以來,很少有學生選擇在本科期間結婚。
總的來說,大多數決定獲得結婚證的大學生情人都很體貼。因此,公眾不必擔心開辟綠色通道來刺激他們的婚姻。如果有學齡本科生獲得證書,他們也應該支持他們的選擇,并給他們祝福。
事實上,“520”為大學生獲得結婚證書開辟了一個綠色渠道,也可以被視為對學生的婚姻和愛情教育,這應該是所有大學生的必修課。目前,許多大學都開設了婚姻教育課程,教育和指導學生正確對待愛情和婚姻,并受到歡迎。
此外,要建立一個友好的生育社會,我們不能忘記大學生群體。在2022年全國人大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副校長徐景坤建議,大學本科階段實行4-8年的靈活學校制度,可以給大學生有結婚意愿學習和建立家庭的時間自由。
事實上,實施完整的學分制教學管理比實施靈活的學制更重要。在學習期間,如果大學生有創業、婚姻和分娩的實際需要,他們可以選擇或不選擇課程,這避免了學習、創業和婚姻之間可能的沖突,給學生更多的獨立選擇空間。
在高等教育普及的時代,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的方式更加靈活多樣。因此,學生的學習、就業、婚姻和生育不能再線性規劃,而是應該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適合自己生活的選擇。
這一次,大學為學生“520”領取結婚證開辟了綠色通道,為學齡大學生提供了必要的婚戀服務,展現了大學開放多樣的一面。
撰稿人/蔣理(媒體人)
校對/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