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遞“最后100米”的路在哪里?-聚焦豐巢快遞柜用戶超時收費
新華社上海5月8日電題:快遞“最后100米”路在哪里?-聚焦豐巢快遞柜用戶超時收費
新華社記者何欣榮、楊有宗
(小標題)超時收費0.5元“免費午餐”結束?
行業統計顯示,2019年豐巢快遞柜的市場份額約為44%。5月5日晚,上市公司順豐控股發布公告稱,順豐參股公司豐巢開曼計劃與中國郵政智能快遞科技有限公司重組。中國郵政智能快遞的快遞柜原本是豐巢最大的競爭對手之一,市場份額約為25%。經過兩次重組,豐巢在快遞柜中的市場份額將增加到70%左右,領先地位將更加穩定。
豐超客服人員解釋說,超時收費主要是為了節約格口資源,加快快遞周轉,保證客戶使用智能柜時的效率和確定性。
這一說法得到了一些快遞員的支持。一位中通快遞員說,格口真的很有價值。每年“6月18日”“雙11”網購節前后,甚至有快遞員爭奪快遞柜的糾紛。
但業內人士認為,豐巢加班費與快遞柜行業持續虧損有關。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豐巢虧損7.81億元,2019年中郵智遞虧損5.17億元,2019年兩大行業巨頭虧損近13億元。
雖然豐巢的收費具有風向標意義,但一些相關企業選擇繼續免費。例如,阿里巴巴的新秀驛站表示,新秀將繼續在全國100多個城市的數萬個社區為消費者提供免費存儲服務,而不會誘導和強迫消費者支付費用。
(小標題)放快遞柜收費十個包裹會引起哪些連鎖反應?
根據《2019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2019年中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635.2億件,主要城市配備40.6萬套智能快遞箱,快遞行業的快遞率超過10%,相當于每十個包裹都有一個快遞柜。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免費服務當然是最“香”的。在一個網絡社區發起的快遞柜收費投票中,只有21%的用戶認為豐巢收費合理。

上海市民徐文輝說,現在快遞員一般不打招呼,直接把包裹放在快遞柜里,然后通過系統發送短信通知用戶,“這種情況超時收費,不是強制收費嗎?”
一些市民認為,快遞柜的加班費將敦促消費者盡快取包裹,并為他人空出柜子,但12小時的免費時間太短。”我通常很忙,第二天就會收到很多快遞。如果設置為24小時免費,那就更合理了。”
上海市民朱先生說:“我認為快遞柜是一種‘自下而上’的資源。出差和工作真的沒有時間或不方便拿。”。如果快遞柜是免費的,它將導致過度使用。相反,真正需要的包裹會遇到快遞柜滿的問題。
中通快遞員余勇說,現在他每天送近300件快遞,大約50%的快遞柜都是投放的。“原來快遞柜是因為不收費,用戶也不反對。現在改為加班費,用戶可能會有意見。但是,這只是要求快遞員不要直接把快遞放在快遞柜里,而不是跟用戶打招呼。”
(小標題)終端快遞成為行業瓶頸的“最后100米”路在哪里?
豐巢快遞柜收費引發的爭議凸顯了快遞業務量持續增長、干線運輸成本越來越低的事實。隨著勞動力成本的增加,終端已成為提高快遞行業效率的瓶頸。
就商業模式而言,快遞柜屬于重資產行業。除了購買設備、運營和電費外,它還必須每年向社區支付一定的場地租金,從每年5000元到數萬元不等。”目前,國內快遞柜企業基本處于虧損狀態,這種狀態是不可持續的。”中國物流協會特別研究員楊大慶說。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偉表示,根據《智能快遞箱配送服務管理辦法》,快遞柜企業應尊重消費者的選擇權。
如何進一步完善快遞“最后100米”服務?專家們提出了兩種意見:
一是加強快遞終端服務設施建設,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目前,在快遞“最后100米”領域 智能快件箱 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說:“未來,到家、到柜、到站都會適應不同的客戶,并對應差異化的價格。”。
二是將快遞柜納入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規劃,提供土地利用保障等配套措施。今年疫情期間,國家郵政局表示,將推廣智能快遞箱(郵箱)、納入城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范疇的公共服務站,加快規劃建設。
“快遞柜解決了民生的基本需求,但目前存在投資建設不合理等問題。主管部門應引導投資建設,規范服務,避免長期重建占用過多公共資源。”楊大慶說。
徐勇說,在日本和其他國家,許多社區的快遞柜是一種物業服務,由物業公司提供場地、設備采購、第三方企業提供技術、運營等服務。”這樣,快遞柜就成為了一種社區公共服務。用戶使用快遞柜包含在物業費中,不會產生加班費等問題。”(已完成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