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美多國登革熱發病率上升 專家稱氣候變化是疫情高發的主要因素
據泛美衛生組織當地時間3月3日發布的統計,近期登革熱在拉丁美洲的總體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數據顯示,自2023年以來,中美部分國家、安第斯和加勒比國家,包括古巴和多米尼加,感染登革熱的病例增加。到目前為止,該地區已有56人死于登革熱,許多國家已采取措施應對登革熱疫情。

秘魯國家流行病學預防控制中心發布報告稱,2023年登革熱疫情較去年“大幅增長”,至少造成16人死亡。為了應對登革熱,秘魯政府于今年2月23日宣布,該國13個省將進入為期90天的緊急衛生狀態。此外,玻利維亞衛生部門還發布了紅色流行病學警報,以防止疾病進一步傳播。
醫學專家表示,近年來氣候變暖、降雨增多,有利于埃及伊蚊等重要傳播媒體的繁殖,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登革熱高發的主要因素。此外,一些拉丁美洲國家缺乏訓練有素的基層醫務人員和醫療設施,這在預防和控制嚴重疾病方面存在挑戰。
登革熱是一種通過埃及蚊子和其他蚊子傳播的急性傳染病,通常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流行。典型癥狀包括嚴重的頭痛、眼痛、肌肉和關節疼痛,如治療不當會導致患者死亡。(總部記者耿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