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螳螂捕蟬翻譯-古文《螳螂捕蟬》的全文及意思
原文: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游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
”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
譯文:吳王打算攻打楚國,警告他左右的臣子說:“有膽敢勸阻我伐楚的,就處死!”有一個年輕的侍從官想勸阻卻又不敢,就藏著彈丸,帶著彈子,來到后花園里轉游,露水沾濕了他的衣服。
有三個早晨都像這樣。
吳王說:“你過來,為什么自討苦吃把衣服弄濕成這個樣子?”他回答說:“后花園里有一棵樹,樹上有一只蟬,蟬爬在高枝上悲傷地叫喚,喝著露水,并不知道螳螂在它的后面;螳螂曲著身子,彎起了前枝,正要捉蟬,卻不知黃雀在它后面;黃雀伸長脖子正面啄螳螂,卻不知道彈子、彈弓在它下面。
這三個小動物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卻不考慮它的身后邊潛在的禍患。
”吳王聽了說:“太好啦!”于是放棄了他出兵的計劃。
《螳螂捕蟬》意思: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
比喻目光短淺,僅僅看見眼前的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隨之而來。
“其”字的解釋:
基本字義
1. 第三人物代詞,相當于“他-她”、“他們-她們”、“它-它們”;“他-她的”、“他們-她們的”、“它-們的”:各得~所。
莫名~妙。
三緘~口。
獨行~是。
自食~果。
2. 指示代詞,相當于“那”、“那個”、“那些”:~他。
~余。
~次。
文如~人。
名副~實。
言過~實。
3. 那里面的:~中。
只知~一,不知~二。
4. 連詞,相當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
5. 助詞,表示揣測、反詰、命令、勸勉:“~如土石何?”
6. 詞尾,在副詞后:極~快樂。
大概~。
詳細字義
〈名〉
1. 通“期”。
期限 [predetermined time;scheduled time]
既辱且危,死其將至。
——《易系辭下》
1. -形聲。
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
金文又加聲符“丌”- j,變成“其”。
– j本義:簸箕。
今字作“箕”。
“其”假借為代詞:他、他們、那等
2. 彼、他 [he]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 孔子。
——《師說》
3. 又如:獨善其身
4. 她 [she]。
如:薩奇打他的妻子,將其打倒在地
5. 它 [it]
或者不如說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無。
——魯迅《祝福》
6. 他們;她們;它們 [they]。
如: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7. 他的 [his]
他日歸,則有饋其兄生鵝者。
——《孟子滕文公下》
8. 又如:其妻
9. 她的 [her]。
如:其夫
10. 它的 [its]。
如:鳥之將死,其鳴也哀
11. 他們的;她們的;它們的 [their]。
如:他們思想保守,固守其老一套做法
12. 根據情況所指的、提到的或認為的那個[人、物、意思或時間] 的 [that]
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
——《孔雀東南飛》
13. 又如:正當其時
14. 這樣,如此 [such]。
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
15. 姓
參考資料:http://dict.baidu.com/s?wd=%C6%E4&f=3
大智網匯文章拓展問答:
古文《螳螂捕蟬》的全文及意思翻譯?古文《螳螂捕蟬》的全文及意思譯文?古文《螳螂捕蟬》的全文及意思注釋?螳螂捕蟬這篇古文的意思?螳螂捕蟬,古文?小古文螳螂捕蟬的譯文?螳螂捕蟬古文譯文?螳螂捕蟬的文言文的意思?螳螂捕蟬,文言文意思?螳螂捕蟬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