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考生進入第二次考試成績基本要求”,一般每年3月,教育部將根據研究生培訓目標,結合年度招生計劃、學生和整體初步考試成績,發布國家線,包括總分要求和單科目成績要求。如下圖所示:
國家線是第二次考試的最低要求,有很多學校的專業可以進入第二次考試。然而,如果你不能通過國家線,就沒有機會,包括調整、第二次考試等。特別是部分科目的學生,如果單一科目的分數沒有通過國家線,那么就錯過了第二次考試!
有破格錄取政策,但與我們普通學生無關。
獨立劃分分數線,即初試分數線由各有獨立劃線權的學校劃分,無需參考國家統一劃分的分數線。
“34所”是指在招收碩士研究生的過程中,有34所大學可以獨立劃定復試分數線,因此簡稱“34所”。
此外,在第二次考試中,34所自學院和大學的第二次考試先于其他大學,這意味著未通過志愿者第二次考試線的考生可以及時轉到其他大學,以便學生有機會去其他招生單位進行第二次考試。全國34所自學院和大學具體如下:
34所獨立院校的復試成績早于國家線公布,一般在每年2月底和3月初公布。因此,復試也可能先于其他大學進行,考生應提前準備復試。
是指根據招生計劃、復試比例、考生上限人數、報考情況等綜合考慮,除34所自劃線院校外,其他院校劃定的復試分數線。有的學校會直接用國家線作為復試分數線,有的學校復試分數線會高于國家線。
由于專業申請人數眾多,超過國家線的考生越來越多,招生人數有限,許多高校將提高部分專業復試分數線的門檻,使復試分數線高于國家線。
因此,通過國家線并達到高校復試分數線的考生初步具備高校復試資格。通過國家線但未通過復試分數線的考生可以考慮其他學校的調整。
許多高校的復試分數線包括總分線和單科分數線。如果總分達到,單科分數線未達到,也需要提前準備調整。
一些學校下面的學院也會有一個分數線,根據網上考生的人數來調整復試線。
院線一般出現在熱門大學的熱門專業。由于報考人數和高分過線人數較多,只能在國家線的基礎上劃出另一條線。
通過院線可以申請校內調整,這樣上岸的概率會更大,但有些學校明確規定不接受校內調整,需要看情況。
不同學校不同專業的分數線分布不同。每個專業的錄取自然會形成最高分和最低分。通常,本專業的最低錄取分數稱為錄取分數線。
對于通過復試分數線可以進入復試的學生,可以參考往年的錄取分數線,看看自己錄取分數線的概率有多大。如果與錄取分數線還有一定差距,就要一起準備復試和調整。如果不提前掌握調整機構的信息,就會錯過調整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