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年尋虎,故宮有哪些虎元素?一文暢享故宮虎年文化“佳”宴
隨著春節的到來,農歷進入了虎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虎是山獸之君,百獸之長,寓意吉祥和平,是活力和榮耀的象征。“如虎添翼”“虎虎生威”“一虎臥中堂,如意吉祥”,從這些詞語和民間說法中可以看出人們對虎的熱愛。那故宮有哪些虎元素呢?與此同時,故宮文物眾多,并非全部都是中規中矩的,其中有哪些自帶“國潮”風格?一起去看看。
中央電視臺記者任梅梅:紫禁城里有哪些老虎?我手里拿著今年以“老虎”為主題的紫禁城日歷。日歷的封面是一個有翅膀的飛虎形象。這個形象是紫禁城的清代文物——云飛虎旗。
故宮出版社非物質文化遺產編輯辦公室主任徐海:云飛虎旗是清代表演機構升級和部署表演時間的道具。在清朝宮殿里,春節期間一項非常重要的娛樂活動是聽戲劇。飛虎旗是將軍出現時使用的道具。除了表演,它還被廣泛用作軍事旗幟,包括繡有飛虎圖案的八旗軍,這是力量的象征。
旗中飛虎的形象構思奇特。有兩只翅膀的老虎生機勃勃,生氣地在天空中飛翔。它看起來既強大又有趣。今年的故宮日歷包含了151件老虎文物。你為什么選擇這個作為封面?
故宮出版社非物質文化遺產編輯辦公室主任徐海:它的顏色對比非常鮮明,黃虎的身體,紅翅膀,腳吉祥的云,是一種吉祥的意義。現在我們流行“民族潮流”的概念,我們選擇這只特殊的民族潮流風格的老虎,代表了我們對新年的期望。
“白虎”:既代表方位,又寓意吉祥
飛虎的形象在故宮的文物中并不少見,但你知道他們“起飛”的姿勢是不同的嗎。除了“飛虎”,故宮還有什么奇怪的老虎呢?一眼就能看到它。
老虎象征著力量和力量。幾千年來,古人用各種材料描繪了各種各樣的老虎。飛虎的形象不僅出現在古代的軍旗和被子上。如果你來到紫禁城的雕塑博物館,你可以看到“白虎”的雕像磚在風中飛翔。
故宮博物院器物部梁勇:借用了虎的形象,創作了神話。基本上可以說虎頭還是很像虎的,但是身體可能借用了龍的瘦身,磚的上下都布滿了云,說明虎在御風中飛翔,前面有一個羽人帶著它升天。

這四組肖像磚描繪了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的形象。古人認為它們是“四神獸”,分別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四神圖案在漢隋唐時期比較常見,既代表了季節和方向,也是辟邪求福的吉祥物。
青玉生肖虎:虎首人天真無邪
放在故宮養心殿后臥室炕桌上的青玉生肖虎是另一種外觀。它只有5.9厘米高。老虎的頭是人,有一件領子襯衫和一個提花籃。他和十一個朋友坐在紫檀盒里。天真有趣。據史料記載,乾隆皇帝親自參與了這套青玉十二生肖的設計。
壽山石刻“小萌虎”:展示高超的雕刻工藝
這是清代伏虎羅漢,由中國獨特的珍貴彩石壽山石雕刻而成。它只有12厘米高。羅漢微笑著撫摸著老虎的背。老虎昂著頭爬在羅漢身邊,看起來溫順可愛。雖然體格不大,但人物雕刻非常精細。須根和發根可見肉。衣服圖案和虎身斑紋也以精細的陰刻線表現出來,表現出高超的工藝水平。
虎形瓷枕在宋金時期很流行
古人不僅把老虎做成飾品,還把它和生活中的器物結合起來,賦予它們實用的價值。宋金時期流行什么樣的“老虎”?讓我們看看。
紫禁城陶瓷館展出的棕釉彩繪虎枕在宋金時期很受歡迎,現在在許多博物館都能看到。以虎背為枕面,只在頭、尾、爪上塑造大致的凹凸輪廓,然后用墨水勾勒出虎的嘴、眼、鼻、耳。筆法簡潔大方,活潑自然。虎頭巨大,與身體融為一體,四肢比例明顯縮短,使虎看起來縮成一團,給人一種可愛的感覺。
故宮器物部董彥卿:虎枕多產于民間窯廠。它的流行與民俗生活和人們對生活的期待密切相關,被賦予了辟邪消災的意義。
在線觀看文物,享受故宮虎年文化“佳”宴會
故宮有很多虎文物,只看這些有多好。2022年,故宮日歷精選了151件關于虎的文物、繪畫、配飾、服裝、虎符、虎節、虎形佩、虎帽、虎靴。此外,在春節期間,故宮數字文物庫將發布1.5萬件新文物圖像,并將推出虎文物區,為您帶來春節文化的“好”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