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壽仙藥尋黃精(1)
在杜甫的“藥生活”中,有一種中藥不得不提到,那就是黃精。杜甫在詩中多次提到黃精的作用,如《岳人山》中稱贊它“掃除白發黃精,看他時冰雪”。
受道教文化的影響,杜甫一生相當相信道教的飲食藝術,黃精是仙女的食物。他認為吃黃精可以幫助練習,所以他在《太平寺泉眼》中寫道:“三春濕黃精,一食生毛羽”。即使在大雪封山的寒冬,糧食短缺的情況下,他依然不忘用黃精果腹,說“黃精無苗山雪盛,短衣數挽不掩脛”(“乾元中居同谷縣七首歌第二首歌”),道盡大雪,黃精難找,空手而歸無奈!
這不禁讓人好奇,黃精到底是什么樣的一味中藥,能得到杜甫的愛?
宋代的《稽神錄》記載了一個關于黃精的有趣故事。
臨川有一位富人天生殘忍,經常虐待下屬。家里的一個女仆受不了虐待,憤怒地逃進了山里。因為饑餓,她不得不拔出溪邊的一種雜草來充饑。一開始,她覺得這種雜草味道很好,很甜。它能填飽肚子,消除口渴。多吃幾次后,她覺得自己像燕子一樣清爽輕盈,所以她每天都吃這種雜草。
一天晚上,當她坐在樹下休息時,她聽到草地上有聲音。她以為野獸會傷害她的生命。她在恐懼中跳了起來,突然在樹上騰空。黎明時分,她覺得自己可以下來,不知不覺中腳輕輕地著地了。如此強大的技能使她能夠避免主人的追求,直到幾年后,她才被設計束縛。經過仔細詢問,人們知道黃靜這些年來一直依賴于生存。
雖然吃黃精后身輕如燕,能飛檐走壁只是一個傳說,但實際上,它確實是一種難得的良藥。
對杜甫來說,黃精至少在治病、養生、充饑三個方面發揮了作用??梢哉f,它貫穿了杜甫的整個生活,甚至貫穿了他的生活歷程。
杜甫患有非常嚴重的解渴病,在他的詩中多次提到這種疾病,如“現在解渴了,提著愧老夫”(“別蘇打(去湖南幕)、“病渴三更回白頭,傳聲一注濕青云”(《示象奴阿段》)、“飄零依百里,解渴已三年”(《秋天,魁府詠懷送鄭監李賓客一百韻》)等。,都表達了詩人被解渴所折磨的痛苦。
中醫認為,解渴的發生主要是由陰虛津傷引起的,肺、脾(胃)是病變部位、腎三臟是主要的,其臨床表現主要是口渴多尿、消谷善饑、身體消瘦。
雖然杜甫的一生充滿了野心,但他卻沒有遇到人才。受安史之亂的影響,他一直過著無定所的生活。長期貧困尷尬、屈辱、精神抑郁,導致陰津虧損、燥熱偏熱、陰陽失調,導致口渴。到了晚年,杜甫病得很深,逐漸出現了一系列由解渴引起的并發癥,肺枯萎(咳嗽、消瘦)、癱瘓證(肢體旋轉不良)、目暈耳聾與糖尿病并發癥非常相似。
選自《藥緣文化-中醫與文化交融》
主編:楊柏燦
副主編朱建龍李穎慧
(當歸半夏忘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