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卡“自動分期付款”將離線!許多銀行集體正式宣布
銀行信用卡分期付款業務迎來新的調整!
近日,包括大型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發布公告,稱將調整其信用卡自動分期付款業務。調整后,多家銀行的部分信用卡將停止自動分期付款功能。
一些信用卡自動分期功能即將離線
11月14日,中國建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浙商銀行集體發布公告,稱將調整部分信用卡自動分期付款功能。
根據中國建設銀行發布的公告,自2022年12月30日起,龍卡益貸卡(金卡、白金卡)自動分期功能將下線調整,即自本日起新生成的賬單將不再自動分期。
郵政儲蓄銀行表示,自動分期卡將于2022年12月30日下線(包括自動分期成長卡和自動分期紅運卡),屆時將不再受理自動分期卡的進貨、換卡、補卡等業務。
同日,《浙商銀行關于取消信用卡自動分期付款服務的公告》還顯示,自2022年12月30日起,浙商銀行彩卡、浙商銀行點金卡、浙商銀行增金卡、浙商銀行京東金融聯名卡將取消自動分期付款服務。
《金融時報》記者注意到,早在一年前,一些銀行就調整了其信用卡自動分期付款業務。
2021年8月,興業銀行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的《關于興業銀行信用卡暫停客戶申請自動分期付款業務的公告》顯示,自2021年8月31日起,興業銀行在各渠道暫停客戶申請自動分期付款業務。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顧問蘇曉瑞認為,銀行機構的線下自動分期業務主要是由于自動分期業務在發展過程中的異化,不僅不方便持卡人,而且帶來負擔,需要根據情況進行改進。
“一些銀行的信用卡自動分期付款業務未能與消費者充分溝通,影響了一些消費者的知情權和獨立選擇,并引起了許多信用卡業務投訴。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進一步表示,加強國內監管,加強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促進信用卡業務健康可持續發展。在此背景下,近期多家銀行紛紛下線部分信用卡分期業務。
截至記者發布前,今年以來,中國建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浙商銀行、徽商銀行、民生銀行等銀行對部分信用卡自動分期付款功能進行了線下調整。

“分期手續費”變成“分期利息”
在一些信用卡自動分期付款業務離線的同時,《金融時報》記者發現,最近,許多銀行進一步調整了信用卡分期付款業務的相關聲明,并將信用卡的“分期付款費”更名為“分期付款利息”。
11月9日,郵政儲蓄銀行宣布,計劃從2022年12月26日起將信用卡“分期付款費”更名為“分期付款利息”,“分期付款費率”更名為“分期付款利率”。
根據公告,更名包括所有分期付款業務,適用于新申請的分期付款交易和未完成的分期付款交易。更名后,收費標準和計算規則保持不變,即每期應付金額保持不變。
此外,中國農業銀行于11月11日宣布,自2023年1月1日起,信用卡“分期付款費”更名為“分期付款利息”。更名生效后,分期付款利息的計算規則以各分期付款業務的條款和細則為準;同日,招商銀行還宣布,自2022年12月27日起,新申請(包括預約訂單)和分期付款訂單仍在進行中,入賬的“分期手續費”將調整為“分期利息”,歷史上已入賬的分期手續費賬單將保持不變。
周茂華認為,“修改信用卡分期付款業務的相關聲明主要是為了規范信用卡分期付款貸款利率標準,使分期付款貸款利率更加透明,讓消費者了解消費,有助于防止欺詐營銷、隱藏和非法收費,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一些業內人士還表示,許多銀行將分期付款費用更名為利息管理,不再作為中間業務收入。這是一項符合監管要求的措施。自2015年招商銀行科目調整以來,其他銀行也在發生變化。
無緣無故“分期”?
迫切需要進一步規范信用卡業務
“銀行給了我信用卡自動分期付款,但我一點也不知道!”最近,一家銀行的信用卡用戶王女士抱怨說:“信用卡每月還款332元,但分期付款費用為57.45元。現在信用卡債務越來越多。”
王女士的經歷并不孤單。近年來,信用卡業務在銀行業消費投訴中所占比例較高,信用卡“自動分期付款”的現象并不少見。
根據中國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的《關于2022年第二季度銀行業消費者投訴的通知》,2022年第二季度涉及39687起信用卡業務投訴,占投訴總額的48.6%。
然而,在信用卡業務投訴中,自動分期付款業務已成為“重災區”之一。最近,《金融時報》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梳理相關信息時發現,許多持卡人申請投訴,因為他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打開”了一家銀行的信用卡自動分期付款業務。其中,大型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地方銀行都“上榜”。
去年,為了增加信用卡分期付款業務收入,銀行默認檢查了自動分期付款的起始金額,侵犯了消費者的獨立選擇權,并被中國銀行業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命名”通知。
目前,信用卡分期付款業務的標準化管理迫在眉睫。今年7月,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標準化健康發展的通知》提到,銀行應制定謹慎穩定的信用卡發展戰略,規范員工行為和發卡營銷,加強分期付款業務的標準化管理。
面對信用卡消費的“陷阱”,持卡人應該如何有效提防和保護自己的權益?
記者:張冰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