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優化法治商業環境,法院這樣做
法治是最好的商業環境。
今年2月,新疆政法機關正式發布了50項優化法治商業環境的措施。為促進措施的有效性,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再次細化,制定了76項優化法治商業環境的具體任務,制定了護送新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工作計劃。
把脈會診
幫助企業恢復活力
“可以說,沒有法官對企業的持續幫助,就不會有我們‘進入西部地區’系列產品在全國銷售!”3月11日,伊犁徐昌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周立新看到,在扶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上,當日產品營業額超過2200萬元時,無法掩飾自己的興奮。
幾年前,由于管理不善,這家企業負債累累,甚至資不抵債。
是讓這樣的企業在浩瀚的商業海洋中生存和滅亡,還是咨詢負債企業?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分公司的法官團隊選擇了后者。
“從長遠來看,該企業的利潤收入相對穩定,仍有發展潛力。”伊犁分公司第二人民法院院長趙峰告訴記者,法院適用破產和解程序,為企業選擇破產經理。經過一年的幫助,企業恢復了生命,再次煥發了新的活力。
“無論企業經營在哪個階段,人民法院的司法服務都不能缺席。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第一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崔告訴記者,三年來,新疆法院發揮破產案件審判“及時清理”和“積極救助”功能,通過破產重組,振興企業資產165.02億元,安置就業3574人,實現破產審判規范化、市場化、專業化,激活商業環境。
生動的數字反映了人民法院為保障法治商業環境服務的努力。
近年來,新疆法院加強了對產權的司法保護,依法審理了37.4萬起涉及企業的民事和商業糾紛。堅持一批經營者反映強烈的“釘案”和“骨案”,幫助各類經營者落實到位327億元。
綠色通道
快速辦理涉企訴訟
今年年初,烏魯木齊市頭屯河區人民法院在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設立了“外國糾紛案件咨詢指導綠色通道”,為涉外企業案件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加強企業保護,加快司法服務。
開通綠色通道,為企業提供一站式訴訟服務,“一窗通辦”法律咨詢、備案、材料收轉等服務。。。這種便捷的企業措施已遍布新疆115家法院。

“目前,新疆法院立案法院設立專員負責在線立案審查,并在7天內完成企業相關訴訟案件的在線立案審查。”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民法院副院長阿布拉買家蘇蒂介紹,所有企業相關案件在立案階段,所有標記案件“立即、快速”,避免長期拖延,加快企業民商案件全過程。
各級人民法院不僅要開辟涉企綠色通道,還要結合實際工作,千方百計救助企業發展。
今年2月,克拉瑪依市中級人民法院制定了12項措施,幫助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解決問題;烏魯木齊市新市區人民法院積極推進社區協調執行機制;烏魯木齊市天山區人民法院在尋找被執行人聯動機制方面取得突破;伊犁分公司充分發揮立審執行協調聯動機制,通過多種渠道解決債務危機,解決執行問題,為企業解決問題
目前,自治區高等法院已建立領導總體工作機制,系統安排和部署新疆法院進一步優化法治商業環境,促進新疆法院形成三級聯動的工作模式。
精準發力
解決企業“堵點難點痛點”問題
“這個速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效率太高了!”最近,奇臺縣人民法院接受了36起信用卡訴訟,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公司奇臺縣分行信貸總監張海龍忍不住稱贊了此案的處理速度。
“一次性提交批量信用卡訴訟案件很少見。幸運的是,案件事實清楚,雙方爭議不大。即使當事人不在當地,也可以通過遠程調解立案送達當天。奇臺縣人民法院老奇臺人民法院院長賈偉亮告訴記者,奇臺縣人民法院針對企業的“堵點”、“難點”、“痛點”,努力打造“必要、周到服務”的法治商業品牌,讓企業輕裝上陣,不分心發展,讓市場釋放更大的潛力和活力。
全疆法院圍繞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堵點”、“難點”、“痛點”,精準努力,打破壁壘,營造良好的法治經營環境。
人民法院對過度查封的態度一直明確——堅決禁止,零容忍。
自治區高等法院以整改超范圍扣押問題為今年的重點工作,在執行審查案件中發現超范圍扣押凍結財產問題,要求相關執行法院在查明后3天內進行整改,并跟蹤整改的實施情況。
自治區高等法院還安排部署了就業歧視等案件,要求地方法院進行調查,研究近年來受理的就業歧視案件。
值得一提的是,民生執行案件也在其中,農民工工資和勞動報酬追索案件已成為今年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的重點工作之一。
每個人都是商業環境,案件都是試金石。
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迪里夏蒂沙伊木介紹,新疆各級法院圍繞業務主體司法需求,全面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支持改革,深化多元化解決、簡單分流、快速審判,完善訴訟服務機制,積極響應企業司法需求,為新疆商業環境提供高質量、高效、有力的司法服務保障。“我們將結合現實,找到不斷優化法治商業環境的切入點和結合點,以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為中國現代化服務,創造一流的法治商業環境,更好地促進新疆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迪里夏提沙依木說。
人民法院肩負著優化法治商業環境的重要使命;保持正直、創新、精準努力,人民法院在時代發展的道路上堅定地前進。(楊舒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