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衛生委員會:新冠肺炎發病后5天內傳染性強,接觸病毒污染物會感染
8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第八版進一步完善了對傳染源和傳播途徑的描述,明確提出新冠肺炎“潛伏期傳染,發病后5天內傳染性強”、“接觸病毒污染物也會引起感染”。
第八版在描述傳染源時提出,新冠肺炎的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和無癥狀感染者,在潛伏期具有傳染性,發病后5天內具有傳染性。
在之前的第七版計劃中,對此的描述是:“目前,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無癥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p>
在描述傳播方式時,第八版的方案表明,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方式。接觸病毒污染物也會引起感染。
邱海波說,在武漢,大約有三分之二的患者被診斷為發燒、咳嗽、肌肉酸痛和疲勞。在烏魯木齊的疫情中,確診病例中有一半沒有癥狀,只有五分之一的患者發燒,較少的患者疲勞,早期肺部CT影像學變化不明顯,“臨床癥狀非常不典型”。
早期無癥狀感染者的比例較高,一方面意味著治療窗口期延長,患者更有可能得到早期及時治療;然而,新疆疫情的這一特點也可能帶來另一個挑戰。年輕無癥狀感染者可能不去看醫生,導致更多家庭成員聚集性感染。
邱海波還指出,報告中的無癥狀感染者可能不是真正的無癥狀感染者,可能是潛伏期患者,入院后需要確認。如果一些無癥狀感染者在觀察過程中出現癥狀,他們將被轉移到確診患者身上。
南都記者吳斌來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