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緯29日的浙江省舟山市、杭州灣南緣、舟山群島東部海域的普陀山58′3″—3002′3″,東經21′6″—24′9″,傳說是觀世音菩薩教育眾生的道場。
普陀山地質是浙東沿海地區的古華夏褶皺帶,形成于1.5億年前的侏羅-白堊紀,燕山運動晚期侵入花崗形成巖石基礎。
其地貌可分為山地、海蝕海積階地、海積地和海蝕地區,受第三紀新結構運動地殼間歇上升、第四紀冰期和間冰期海蝕的影響。
普陀山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屬亞熱帶海洋氣候。年平均氣溫約20℃,年降水量約毫米。
普陀山屬中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冬暖夏涼,四季分明;根據氣象站20年氣象數據分析,年平均氣溫為16.1℃,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5.4℃,最熱月(8月)27℃。;日極最高氣溫38.2℃,日極最低氣溫-6.5℃。
全年降水量.9mm,平均降水天數.1天;其中春夏降雨較多,秋季降雨較少,相對濕度72%-91%(平均80%),年日照時間平均.7小時,季風明顯,秋季北風較多,春夏南風較多。、8、93個月時有臺風,年平均風速為4.2-5.7米/秒,最大平均風速為31米/秒。無霜期日,平均結冰日為18.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