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一個月至少5萬元!事故頻發的月中心能讓馬寶安心嗎?
“懷孕很累,生育很殘忍,恢復的過程很尷尬。”2020年,韓劇《產后調理院》描述了產后恢復的過程。
“分娩”是中國傳統的生育習俗。在經歷了生產的痛苦之后,住在家里的嫂子曾經是主流的解決方案。上世紀末,分娩中心的概念從中國臺灣傳入大陸。直到1999年,北京第一家專業分娩中心才在中國大陸開始。
子曰中心的廣告不僅有舒適高端的環境,還有“科學坐月子”的理念,被稱為專業細致的護理服務。同時,新媽媽可以清理干凈,避免與父母發生沖突。因此,即使價格昂貴,越來越多的女性也會為此付出代價。
數據顯示,北上深杭子曰中心價格中位數在5萬以上,中高檔不少于7萬,甚至還有20萬甚至48萬元的“天價”套餐。
子曰中心提供的服務非常相似:每天提供三餐三餐零食;產科醫生和兒科醫生定期查房;專業的母嬰護理;還提供嬰兒照片、滿月聚會等附加服務。在子曰中心,產婦的感受是重中之重。

近年來,隨著二孩三孩政策的出臺,子曰中心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數據顯示,中國子曰中心市場規模從2013年的17.8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67.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在47%左右,預計2023年將達到243億元。
但有業內人士表示,95%的子曰中心門店都在虧損中掙扎,硬件投入、租金、水電、餐飲、人工成本等固定成本居高不下。在已經或已經上市的五個子曰中心中,只有一個可以保持微薄的利潤。
在高價下,“頻繁混亂”是分娩中心的另一個標簽。在社交媒體上,許多新媽媽列出了一個長名單,分享她們在預訂分娩中心時的經驗。一些網民總結了分娩中心的“雷區”,包括非專業護理人員、雞肋產后修復項目、工作人員頻繁進出打擾休息等。
2018年9月,《母嬰保健服務場所通用要求》正式實施。該要求從管理、員工、服務內容、專業技術、爭議和投訴等方面提出了一般規范。
然而,該標準屬于“國家推薦標準”,并不是強制性的。子曰中心的監管仍處于“自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