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臣創業初期的經營策略符合當時中國醫藥行業的情況。
朱文臣來自河南周口鹿邑。他真正的財富是在1993年創立了河南三維制藥公司。據說他從一家科研機構購買了一個中藥品種,并進入了醫學軌道。在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仍然缺乏醫療和藥物。只要宣傳得當,就會有大量的消費者付費。
輔仁最著名的藥物之一是“輔仁抗病毒口服液”,后來邀請張嘉譯代言。通過廣告和營銷,輔仁制藥迅速流行起來。朱文臣看到了行業的發展趨勢。2001年至2006年,他收購了焦作懷慶堂、開封制藥廠、原信陽制藥廠等企業,產品覆蓋范圍迅速從單一中成藥擴展到化學藥品和原料藥。
輔仁制藥品種非常復雜。收購焦作知名制藥企業懷慶堂后,輔仁獲得了一批中藥品種,如牙痛消炎精神顆粒、兒童清熱寧顆粒、參芪健胃顆粒、益心通脈顆粒、鹿角膠、龜甲膠等;2003年收購開封制藥后,輔仁獲得抗生素原料藥和各種劑型數百種普通藥物。
在朱文臣看來,制藥企業的核心是品種。
在那個藝術家大膽的時代,短短10年,輔仁就成為中國品種和劑型最多的制藥企業之一,從只有少數產品到1000多個品種,就像“集郵”一樣。憑借輔仁醫藥積累的大量財富,朱文臣于2013年以85億元的財富登上胡潤富豪榜,成為河南首富。
現在回顧輔仁的收購,我們可以發現品種多,但不強,沒有特別大的競爭優勢。輔仁完全依靠銷售能力。
2015年,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政策實施。根據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18年底前完成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目錄》,289種仿制藥應在2018年底前完成。
輔仁藥業擁有大量仿制藥品種,壓力巨大。根據2017年年報,當時輔仁藥業有536份批準,比高峰少了一半。大多數輔仁藥業的仿制藥未能通過一致性評估。一方面,輔仁可能不愿意投資數百萬的評估費用,另一方面,這些品種的質量可能根本達不到“一致性”。
2016年,輔仁藥業營業收入4.96億元,2006年借殼上市時,公司收入仍為1.82億元。10年來,輔仁沒有大的進步,凈利潤甚至沒有增加,反而下降了。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告訴健智局,企業價值觀在很大程度上是創始人的價值觀。輔仁藥業似乎收購了這么多制藥公司,但過于粗放和不嚴謹,整合運營能力明顯不足。
輔仁藥業未能實現從醫藥廠向R&D廠的轉型。當大量國內創新藥企涌現時,朱文臣仍然希望在商業模式上取得突破,并熱情地投資于醫藥互聯網。
和許多盲目擴張的創始人一樣,朱文臣認為,價值鏈的延伸意味著充分發揮企業原有的核心競爭力,從而獲得更大的利潤。
2016年,輔仁制藥推出了中藥大宗商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藥品網絡”,是一個可追溯技術的國家中藥供應保障平臺,主要為國家中藥企業提供種植、檢驗、初始加工、儲存、交易、配送、可追溯性等服務。可以說是中藥在線的“淘寶”。
在規劃中藥源互聯網的同時,輔仁藥業也規劃了一個更大的平臺。2016年1月,占地300多畝的輔仁新藥科技園在鄭州開工建設,承載著朱文臣重建“醫藥界阿里巴巴”的夢想,即醫藥研發的互聯網平臺。
在他的想象下,這個研發平臺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研究機構和研究機構模式,而是建立整個制藥產業鏈,專人在線運營,實現在線和離線互動,連接研發、生產、銷售等環節。
這個公園最多只能算是孵化器,價值的核心在于拿地炒地皮。
事實上,朱文臣并不重視研發。2016年,當輔仁制藥運行正常時,研發成本僅為1269萬元。唯一的研發項目是“中藥配方顆粒的關鍵技術和產業化研究”。
做園區,做孵化器,用錢投資創新企業,朱文臣可能會認為輔仁需要一些新鮮血液,但輔仁的基因和朱文臣自己的背景并不支持公司完全轉向創新。朱文臣自己認為,他的資本運營是一個行業,從不是空的,事實上,他沒有產生實際的結果。
阿里巴巴未能成為醫藥行業的輔仁藥業,已經開始崩潰。
輔仁藥業于2019年被分紅“擊敗”。
賬戶上躺著18億現金,卻拿不到6000萬分紅?輔仁財務造假隨后曝光。
僅2015年和2016年,開封制藥就為朱文臣控股的輔仁集團和輔仁控股提供了8.5億元的資金。此外,還存在虛假增加貨幣資金、非法擔保等違法行為。
2017年,輔仁藥業從輔仁集團收購開封制藥集團時,引起了市場討論。開藥集團一直掌握在輔仁集團手中,其產品主要是普通藥品。2017年是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高峰期,但上市公司輔仁藥業以78.09億元從集團購買了開藥集團。
從表面上看,收購開藥集團后,輔仁藥業的收入飆升,增長了十多倍,凈利潤增長了幾十倍,從原來的1000多萬元增加到3.92億元。但面對強大的國家費用控制政策,這樣的表現只能是曇花一現。
開封制藥是河南省一家歷史悠久的制藥企業,擁有11家子公司。其核心產品是獨家的中藥骨脂注射液,更著名的是心腦血管藥物曲克蘆丁注射液、鹽酸川芎嗪注射液等知名品種。其他的都是普通的藥物。
在開藥集團業務由盛轉衰的前夕,朱文臣要求上市公司輔仁藥業收盤,套出60-70億元。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心一意做工業的。
2019年,輔仁藥業在年度報告中直言不諱地表示,主要原因是大股東資金占用導致公司資金周轉緊張,部分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受到影響。這進一步表明,朱文臣一直計劃套現。
輔仁藥業的假冒泡沫被戳破后,朱文臣的資本地圖開始崩潰。截至2022年底,輔仁藥業控股的6家子公司均處于虧損狀態,其中僅開封藥業就虧損19億元。2020年至2022年,輔仁藥業三年凈虧損高達73億元。
在柏文喜看來,輔仁藥業的結局歸根結底是企業價值觀投機色彩太強,誠信經營理念不足造成的。
朱文臣一直在談論“不能做別人沒有的品種,制藥市場的企業出路不大”等創新口號,這次也完全阻礙了他的出路。
寫作|李金行
操作|王嘉琪
圖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