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族舞的基本動作和特點
藏族舞的特點:“顫抖”、“開”、“順”、“左”、“繞”是各種藏族舞蹈的共同特征,或被稱為藏族舞蹈的五個元素,從而構成了它不同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審美概念。藏族舞蹈的步伐非常豐富,從腳的動作可以概括為“摩擦”、“拖”、“踏”、“蹉”、“點”、“掖”、“踹”、
“刨”、“踢”、“吸”、“跨”、“扭”等12個基本步驟。藏族舞蹈的手勢可以概括為“拉”、“悠”、“甩”、“繞”、“推”、“升”、七種變化:“揚”。
弦子:屬于藏族的慢板。節奏像上面,身體慢慢起來。
①基本步伐②手形③腳位
基本步伐-弦子步伐
③三步一撩
④二步踢撩
⑤單靠步
⑥連靠步
⑦長靠步
1.自然位
“自然位”是指人在生活中的自然站立姿勢,位置相當于“正步位”和“小八字位”之間,腳趾不靠近,腳趾分開不大。
2.扶胯
五指自然閉合,手掌握在腰胯兩側,肘部與身體平行。這是藏族舞蹈的一種特殊的叉腰姿勢。
3.小顫
“自然位置”,膝蓋松弛地面,向下彎曲和伸展。是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動作。
4.退踏步
“踢踏舞步”。站在“自然位置”,身體放松自然。(以右腳為例)右腳前半掌向后一步,左腳原地輕輕一步,右腳再向前一步,重心還在左腳。三步都要有聲,前兩步比最后一步稍微輕一點。“退”和“踏”之間有一個距離。
基本動作的要求和做法
1、齊眉晃手
規格和要點:手下垂,手腕彎曲,肘部彎曲,由手腕驅動,雙手在胸部交替搖晃。右手順時針圓,左手逆時針圓。這個動作可以分為大、中、小。小于腹部和胸部;中間搖晃的高度高于眉毛;大于前面和上面。
2、晃蓋手
規格和要點:一只手搖晃,另一只手彎曲手臂手腕,手掌擦拭,通過上弧從側到內,形成上弧的流動。單手搖蓋也經常出現在腰部和腹部。
3、髖前劃手
規格和要領:雙手下垂,左右手從內到外在臀部前面劃圓。右手順時針,左手逆時針在平面上劃圓。髖前劃手和齊眉搖手定期連接。
4、前后擺手
規格和要領:雙手垂在身邊,前后45擺動,手腕主動。
5、橫向擺手
規格和要領:雙手下垂在身邊,多為單手橫向擺動,手腕主動帶動小臂,大臂附著。
6、平面擺手
規格和要領:雙手垂在身邊,單手起到身邊,從外到內在胸部水平擺動,手腕驅動,手臂附著。
藏族舞蹈下肢動作

(一)、顫動運動訓練
基本動作的要求和做法:
1、碎踏
規格和要領:雙腳交替踏步,雙膝顫動,腳步節奏均勻。
可進、退、轉。
動作短句:2/4中速
準備:體對一方向,基本體態,雙手垂在體側。
[1]-8:(右開始)保持基本姿勢,一步一步“碎踏”。
[2]-8:(右開始)保持基本姿態,一步一步“破踏”退。
[3]-4:(右開始)原地一步一步左轉,體對七個方向。雙手從外到內“擦”。
5-8:(右開始)原地一步一步左轉,體對五個方向。雙手由內而外“攤”。
[4]-8:重復[3]-8動作。體對三、一方向。
2、顫踏
規格和要領:雙膝下沉,雙腿重拍,膝蓋顫抖(改變)
支撐腿),同時抬起另一條腿。動作時,踏地與抬起另一條腿同步,顫抖時保持上半身穩定放松。
動作短句:2/4中速
準備:體對一方向,基本體態,雙手垂在體側。
[1]-6:右腳“顫踏”(抬左腳),同時左轉腰部,“橫向擺手”。
7-8:體對一,原地左右“破踏”二步。外“橫向擺手”。
[2]-8:做[1]-8反向動作。
[3]-4:做[1]-8動作。
5-8:做[2]-8動作。
[4]-8:重復[3]-8動作。
3、抬踏顫(抬踏也叫“岡打”)
規格和要領:輕拍膝蓋下沉,同時抬起前腳掌,重拍膝蓋驅動,踝關節力量,腳底迅速擊中地面,同時顫抖膝蓋。但腳也可以單腳完成。
動作短句:2/4中速
準備:體對一方向,基本體態,雙手垂在體側。
[1]-8:保持基本姿勢,原地雙腳“抬踏顫”四次。
[2]-2:保持基本姿勢,原地右腳“抬踏顫”一次。
3-4:做1-2反向動作。
5-8:反復1-4動作。
[3]-2:原地右腳和左腳“抬踏顫”一次。
3-8:反復1-2動作。
[4]-8:原地右左交替“抬踏顫”八次。
4、吸顫步
規格和要領:動腿吸腿時,支撐腿踮起腳尖,再次“踩”兩次。注意保持上半身穩定和放松。
動作短句:2/4中速
準備:體對一方向,基本體態,雙手垂在體側。
[1]-2:左“吸顫步”進(吸左腳),右“前后擺手”。
3-4:做1-2反向動作。
5-8:反復1-4動作。
[2]-8:重復[1]-8動作后退,雙手左右擺動。
5、退踏步
規格和要領:動作腿后退半步,腳掌著地,同時支撐腿微微離地,da拍支撐腿踏地,然后動作腿踏地顫動膝蓋。動作時具有退顫、分離顫、踏地后滑動的特點。
動作短句:2/4中速
準備:體對一方向,基本體態,雙手垂在體側。
[1]-8:右“退步步”四次,“前后擺手”四次。
[2]-8:重復[1]-8動作,同時左轉一周(7、5、3、1方向)。
加強基本動作訓練
1、顫踏組合
音樂2/4中板
準備:體對一方向,基本體態,雙手垂在體側。
[1]-4:保持姿勢,雙手向上搖到“斜上位”。
5-8:保持手位,前彎90,還有腳鉤腳“旁虛步”敬禮。
[2]-4:收右腳正步,基本體態顫膝(雙手垂在體側)。
5-8:保持姿勢,原地“破踏”四次(右開始)。
[3]-3:保持姿勢,原地右“顫抖”(踩右腳顫抖膝蓋,抬左腳),在里面“橫向揮手”。
-4:原地左右“破踏”,外“橫向擺手”。
5-8:做1-4反向動作。
[4]-8:保持姿勢,(右開始)“破踏”前進。
[5]-8:重復[3]-8動作。
[6]-8:保持姿勢,(右開始)“破踏”后退。雙手肘經肩向上拉,然后向前拋出,雙手垂在身體側面。
[7]-8:保持姿勢,(右開始)左轉四個方向(二拍移轉)。
手1-2:雙手前內“擦”,3-4:雙手外“攤”,5-8:反復1-4動作。
[8]-2:(右開始)左橫“踩”四步,雙手側“攤手”。
3-4:原地右腳“踏”兩次,雙手前內外“擦”.
5-8:做1-4反向動作。
訓練提示:
1、顫膝時強調重拍向下,放松、自由、靈活。
2、組合節奏準確,動作協調連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