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春天否認“美特斯邦威”熱搜第一!上海老品牌如何應對新形勢?
話題#美特斯邦威是如何從步行街消失的?#
登上微博熱搜
很多網友開始回憶殺:
美特斯邦威確實見證了他的青春
有人評論:
“美邦”的質量還不錯
也有人表示
品牌“失勢”
主要責任在于自身原因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美特斯邦威(以下簡稱“美邦”)是當之無愧的“步行街之王”。“大哥”圍繞著森馬、唐獅、以純、佐丹奴、真維斯等“小弟弟”,共同形成了國產服裝蓬勃發展的生態。
現在不如原來的盛況——位于上海南京東路的美邦五層旗艦店于2022年關閉,杭州最大的美特斯邦威旗艦店于2021年關閉。廈門最繁華的中山路上的美邦已經關閉,取而代之的是即將開業的李寧。北京美邦已經走出五環路,只存在于房山奧萊、順義、大興黃村等偏遠地區。
從2013年鼎盛時期的5200多家開始減少,美邦4年間關閉了1300多家門店。2017年以后,其年度報告中的門店數量不再提及。
為了獲得更多的現金流,美邦于2021年出售了全資子公司上海模共實業100%的股權,擁有3.8萬平方米的房地產——以及美邦引以為豪的博物館。
4.48億元的“自救基金”仍然難以解決。自2008年上市以來,美邦在品牌收入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僅僅三年時間,美邦就從2018年的76.77億元跌至2021年的26.39億元。深圳證券交易所還發出了一封業務詢價信,其虧損逐年增加,收入急劇下降,債務高,庫存高,關閉商店數量擴大,拖欠工資。
管理不善導致庫存積壓。多年來,美邦一直喊著“打折清倉”。就像王子成了沿街賣貨的小販一樣,美邦的品牌實力在公眾心中進一步降低。
不僅是老國產服裝品牌,上海老百貨也開始慢慢消失。巴黎春天否認關門
據《解放日報》報道,五角場萬達廣場巴黎春季“業改清倉”的廣告迎風旗隨處可見,“全場2折”、“部分精選3-5折”、“部分188減100”…
“改造后,巴黎春季五角店的業態布局將進行調整,計劃增加餐飲業態、趨勢體驗、生活方式等類別,百貨公司品牌將同時升級優化。”

△“業改清倉”廣告招貼在巴黎春季五角場隨處可見
這個標志性的招牌在巴黎春天舉行
曾經是上海人最熟悉的購物記憶之一
△資料圖:原巴黎春季長寧店
梅龍鎮也否認了關門的謠言。
但不可否認的是
一些老百貨公司不斷面臨下降趨勢
據21世紀經濟報道
去年,42家商場同時發布了公告
或者閉店,或者停業改造
或退出中國市場
除了巴黎春季旗下的中山公園店和四川北路店,曾經是上海商業地標的太平洋百貨公司淮海店、新客站店、南京東路的置地廣場也相繼關閉。
不同定位的商場往往冰火雙重。有網友曾經說過:“有的商場人少,有的商場人多。”
如今,隨著實體商業“一大一小”——購物中心、社區便利店對百貨商店形式的雙重攻擊,以及電子商務對商店的不斷轉移,實體商業百貨商店的鼻祖形式正面臨下降。
加強服務永遠是硬道理
事實上,早在20多年前,南京路上的新世界城就推出了上海商業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的“無理由退貨”。據商場計算,20多年后,退貨率不到1%。商場退貨接待點經常看到的一些退貨老面孔,最終感動了新世界的“傻”,最終成為商場的“忠實粉絲”。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陳新康認為,中國的消費結構正處于商品消費向服務消費、從生存消費到發展、享受消費、從模仿排浪消費到個性化、多樣化、優質消費的階段,在這種變化中,服務必須改變以往的交易方向,貫穿整個過程,改變你買賣對立的消費知識、消費樂趣共享。“只要百貨公司還有一天,加強服務總是硬道理。”
你穿過美特斯邦威嗎?
你去過巴黎春天嗎?
對于這些和我們一起長大的人來說,
老品牌,老商場
你有什么建議?
讓我們一起來談談
綜合:申江服務導報、中國新聞周刊、上觀新聞、解放日報、經濟報道、21世紀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