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意見》,各地要通過直接建設、委托運營、購買服務、鼓勵社會投資等方式發展機構養老。國家衛生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共養老機構優先接受經濟困難的殘疾(包括癡呆癥)、孤寡、殘疾、老年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為社會做出重要貢獻的老年人,提供符合質量和安全標準的養老服務。建立健全養老服務標準和評價體系,加強對養老機構建設和運營的監督。研究制定養老機構預收服務費管理政策,嚴格防止以養老機構名義圈錢、詐騙等行為。
建立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
根據《意見》,各地應根據財務承受能力制定基本養老服務清單,為不同老年人提供養老保障、生活護理、康復護理、社會救助等適宜服務,健康、殘疾、經濟困難等。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要求清單明確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標準和支出責任。2022年底前,應建立老年人能力綜合評價體系,實現全國各部門對評價結果的相互認可。
擴大養老保險覆蓋范圍,逐步實現基本養老保險法定人員的全面覆蓋。盡快實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全國總體規劃。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調整機制,確保領取待遇人員的基本生活。大力發展企業(職業)年金,促進和規范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發展。探索通過資產收入支持制度增加農村老年人收入。
加強老年人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建設
國家衛生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要加強城鄉社區老年人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養。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做好老年人健康管理和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加強對老年人重點慢性病的早期篩查、干預和分類指導,開展口腔健康、營養改善、阿爾茨海默病預防和心理護理行動。提高老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如殘疾、重病、高齡、低收入等,提高服務質量。擴大家庭病床、上門巡診等家庭醫療服務的范圍。
根據《意見》,加強老年人健康服務體系建設。一是加強國家老年醫療中心建設,布局多個區域老年醫療中心。二是加強綜合醫院老年醫學科建設,2025年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老年醫學科建設比例達到60%以上。三是加強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中心、站)、優撫醫院建設,建立醫療、康復、護理雙向轉診機制。加快老年人友好醫療機構建設,方便老年人就醫。
《意見》建議將老年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系,促進有條件學校開展老年教育,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老年大學(學校),促進老年教育資源供應的擴大。地方政府應通過振興空置住房、公園、購物中心等資源,支持街道社區積極為老年人提供文化和體育活動場所。
本報記者白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