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震蕩市場收獲
1、行情。
今日,市場大幅下跌,市場再次跌至3300點以下,如果排除中字頭,指數下跌將更大。
一個重要原因是強刺激預期失敗。從最新的經濟數據來看,復蘇還不錯,今年的增長目標也不高,政策的戰略決心也很強。
當然,投資者希望努力放水。刺激越激越好。即使實體經濟沒有受益,投資者也會賺很多錢。就像買房地產股的人一樣,他們都希望房價漲得越高越好;買了軍工的人迫不及待地想馬上爆發沖突。
如果你有一個旁觀者清晰的視角,你仍然認為最好考慮長期的戰略。
既然不能靠放水來驅動股價,就只能靠企業盈利。上市公司會立即陸續發布年報,但去年有其特殊性。即使業績不好,也不能代表未來的差。在我看來,接下來最重要的是第一季度報告,可以看出哪些行業恢復了活力,哪些企業有超出預期的價值。
目前,我們的頭寸也應該保持戰略集中,從長遠來看,不要被短期沖擊市場反復收獲。
股市一成不變的財富再分配規律:心如止水的人不斷獲得情緒波動劇烈的人貢獻的利潤。每一輪牛熊之后,平靜的人都分享了躁動的人的財富。
2、出口。
從1月到2月的進出口數據來看,一種現象是中高端制造的出口增加,而低端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下降。
低端產業向外轉移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不用擔心。未來的機遇將在中高端制造,這是國運所在。

不同行業對出口有不同的感受。有些人感覺不好,有些人感覺好。關鍵取決于你在哪個行業。
關于產業轉移的看法,建議看2月12日的文章《奇怪現象》。
3、賺錢。
有人說:賺到1000萬就躺平,什么都不做,好好享受生活。
這是不可能的。
如果這1000萬是靠運氣賺來的,比如中彩票,家鄉拆遷,那么你可能真的躺平了,不想工作。因為一個月上班拿5000,還得生氣,不如不做。
但如果這1000萬是你靠技能賺來的,比如你一個月能賺100萬左右,那你就停不下來了,因為只要繼續,你的資產就會變成2000萬、3000萬甚至1億。
簡單來說,這取決于賺錢是可以復制還是不能復制。如果賺錢可以復制,因為欲望的存在,你會繼續復制。你覺得哪個億萬富翁什么都不做?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不同階層的人有不同的工作成就感。
許多底層的普通人,工作非常痛苦,壓力很大,沒有成就感,工作的心情就像墳墓一樣。但如果一個人能通過工作賺1000萬元,他就不是一個普通人,他的工作是一種享受,甚至是一點權力。例如,巴菲特和李嘉誠早就應該退休了,但只要他們能做到,他們就會繼續這樣做。
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想法。
想要經濟自由,首先要把所做的事情當成終身職業,體驗做事的快樂。如果你不喜歡自己做的事情,只想快點賺點錢,就不做了。你永遠賺不到很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