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1月,韓國出口同比下降16.6%,半導體出口連續5個月同比下降
【文字/觀察者網熊超然】2023年第一個月,韓國經濟支柱出口仍未能擺脫下滑趨勢。
根據韓國工業通信資源部2月1日發布的《1月進出口趨勢》,1月份出口同比下降16.6%,連續4個月出現負增長,進口同比下降2.6%,是單月最大逆差紀錄。2022年,韓國475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創下歷史新高,遠遠超過1996年的206億美元。
特別是對于出口支柱行業的半導體,1月份出口同比急劇下降44.5%。出口不僅連續五個月同比下降,而且比上個月繼續下降。為此,在這些數據公布的同一天,韓國總統尹錫悅在參加半導體晶圓制造商活動時明確表示,強調政府和企業應在半導體行業形勢不樂觀時合作,應對芯片價格下跌、需求減弱等問題。
韓聯社報道截圖
據韓聯社2月1日報道,統計顯示,韓國1月份出口同比下降16.6%,為462.7億美元,進口同比下降2.6%,為589.5億美元。因此,韓國的貿易收支出現了126.9億美元的逆差,創下了單月最大的逆差紀錄。這是韓國在1995年1月至1997年5月之后,連續11個月首次出現貿易收支逆差。
報告稱,隨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作為韓國出口的主力軍,半導體產業遭受重創,這也導致韓國出口連續四個月下降,而韓國上一次出口連續四個月下降是2020年3月至8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韓國工業通商資源部解釋說,去年1月出口創歷年1月新高帶來的翹尾效應也影響了出口業績。
作為韓國出口最大的產品,半導體領域的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NAND閃存等存儲芯片價格下跌,需求低迷,導致半導體出口同比下降44.5%。
韓國半導體出口額圖自韓聯社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半導體出口連續五個月同比萎縮,跌幅大于上個月的27.8%。船舶、汽車和石油制品的出口分別增長了86.3%、21.9%、12.2%。

韓聯社指出,根據出口對象地區,受半導體出口減少影響較大的是對中國的出口額下降了31.4%,連續8個月下降,對東盟和美國的出口分別下降了19.8%和6.1%。
在進口方面,韓國1月份進口能源158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26.8%。上個月的能源進口量遠高于2013年至去年1月的平均能源進口量(103億美元)。受此影響,韓國的貿易收支出現了126.9億美元的逆差,創下了月度逆差的最高紀錄,遠高于去年8月(94.3億美元)創下的最高紀錄。
美國消費者新聞和商業頻道(CNBC)據韓國關稅廳(海關)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韓國貿易逆差475億美元,這是該機構自1956年統計以來最嚴重的貿易逆差,遠遠超過1996年(206億美元)。
多年來韓國貿易逆差圖CNBC統計圖
據韓聯社報道,2月1日,韓國總統尹錫悅出席了半導體晶圓制造商SKSiltron在慶尚北道龜尾工業園區投資新廠項目的簽約儀式。
在儀式上,尹錫岳強調,韓國半導體行業的現狀并不樂觀,政府和企業應該共同應對。半導體是韓國出口最大的產品,是占總出口20%的支柱產業,也是國家安全資產。為了促進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我們應該加快材料、零部件和設備的定位,并首先處理存儲芯片價格下降和經濟低迷導致的需求減弱等問題。
2月1日,韓國總統尹錫悅出席了SKSiltron的投資簽約儀式。圖自韓聯社
他還指出,競爭國限制出口、補貼、減稅等措施正威脅著韓國的半導體產業,政府和企業應共同克服困難。
SKSiltron計劃投資1.236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7.86億元),明年將在三年內新建硅晶圓廠。尹錫悅表示,該廠將有助于實現半導體材料的定位,確保供應鏈的穩定,激活區域經濟活力。政府將不遺余力地支持長期果斷投資的企業,大幅增加稅收抵扣,減輕企業負擔。希望各大企業繼續加大投資力度。
本文是觀察者網絡的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