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江,長江上游支流,古稱黔江、涪水。發源于貴州省威寧縣香爐山花魚洞,自西向東橫貫黔北及渝東南,在涪陵匯入長江。干流全長1037公里,流域面積8.91萬平方公里。
烏江有南北兩源:
北源三岔河,發源于赫章縣珠市鄉三岔河村;南源六沖河,發源于威寧縣云貴鄉大海子,兩源于威寧縣城西北角的板底巖匯合后始稱烏江。以威寧縣城為界,以上稱北源,長度為147公里;以下稱南源,長度為134公里。
烏江自威寧縣城至涪陵為上游,長340公里,落差1706米,多年平均流量449立方米/秒,天然落差2260米,水能理論蘊藏量271萬千瓦,可開發裝機容量178萬千瓦,占全國的14%。其中干流可開發利用132萬千瓦,占全國的10%,是我國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河流之一。
烏江流經黔北及渝東南廣大地區,沿途納赤水河、六沖河等支流,流域面積達8.9萬平方公里,占貴州省總面積的43.5%。主要支流有赤水河、六沖河和清水江。
流域內喀斯特地貌發育典型,有“千里烏江,百里畫廊”之美譽。主要景點有馬嶺河峽谷、萬峰林、芙蓉江、神龜峽、百里畫廊、雙乳峰、龍灘、思南石林、佛頂山、佛光巖、觀音洞、燕子巖、白馬泉、飛云洞、虎跳峽、天生橋、大漏斗群、巖溶洞穴、地下暗河等。
此外還有觀音洞、大小龍門坎、鎮山觀、十八灘、龍潭、銀鏈墜潭瀑布、黃桷坪大橋等著名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