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人口減少85萬,出生956萬!十多年后,只有600萬人參加了高考?全國政協委員:建議為第三個孩子提供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免費教育
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了《2022年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統計公告》。
2022年底,全國人口14175萬,比去年年底減少85萬,其中城市常住人口92071萬。全年出生人口956萬,出生率6.77‰;死亡人口1041萬人,死亡率7.37‰;-0.60自然增長率‰。
2003年~2021年總人口
2003年~2021年人口出生率
2022年底,全國就業人員7351萬人,其中城市就業人員45931萬人,占全國就業人員的62.6%。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比上年少增63萬人。全國城市調查失業率年平均為5.6%。年底全國城市調查失業率為5.5%。全國農民工總量29562萬人,比去年增長1.1%。其中,農民工17190萬人,增長0.1%;當地農民工12372萬人,增長2.4%。
全國政協委員甘華田:建議為第三個孩子提供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的免費教育
2023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甘華田告訴紅星新聞,為了更有效地鼓勵生育,他將提交“關于進一步優化生育配套公共服務供應、提高生育意愿、優化人口結構的建議”,建議“為有兩三個孩子的家庭發放教育專項補貼,為第三個孩子提供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的免費教育”。
甘華田告訴《紅星新聞》,中國人口在過去60年中首次出現負增長。面對主導生育人口的負增長,迫切需要努力提高學齡人口的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
與此同時,甘華田認為,目前適齡生育觀念相對固化,“二孩”、“三孩”政策對我國整體生育率的影響不如預期。
“我不想生孩子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教育問題,另一個是醫療問題。事實上,教育問題是最重要的“障礙”。要解決這個問題,為三個孩子提供免費教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國家財政完全可以承受為三個孩子提供免費教育,因為小學和初中已經是義務教育,只需要提供幼兒園和高中的費用。”甘華田說。
紅星新聞記者梳理了近11年高考報名人數和同年出生人數,發現2012年至2022年,每年高考報名人數穩定在1000萬左右,但11年出生人數下降了1017萬。自2021年以來,同年出生人數和高考報名人數形成了“逆差”。到2022年,兩者的“逆差”翻了13.8倍。
根據數據,根據目前的普職率和本科招生比例,到2040年參加高考的人數可能會降至不到600萬,其中本科生可能只有200多萬。這個學生的數量可能遠遠小于大學的招生需求。
許多地方出臺了生育補貼政策

近日,杭州、濟南對生二孩三孩的家庭給予補貼
2月22日下午,在杭州市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2023年杭州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票決公布。今年,杭州將首次向同一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和三個孩子,并在杭州登記新出生子女的家庭發放育兒補貼。計劃向二孩家庭發放5000元一次性補貼,向三孩家庭發放2萬元一次性補貼。
杭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工作人員在接受《浙江日報》采訪時表示,根據2022年人口出生率,育兒補貼總額預計在1.4億元左右,覆蓋2.5萬家庭。
1月11日,據齊魯網報道,濟南市委、市政府印發了《濟南市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實施方案》,規定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兩三個孩子的家庭,每個孩子每月發放600元育兒補貼,直至孩子3歲。
此外,沈陽、長沙、云南等地近日也相繼發布了二孩、三孩家庭生育補貼發放方案。
相比之下,深圳計劃對有孩子的家庭給予生育補貼。
今年1月,深圳市衛生健康委發布了《深圳市育兒補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規定生第一個孩子并辦理戶籍的,計劃發放3000元一次性生育補貼,每年發放1500元育兒補貼,三年累計發放7500元。生第二個孩子并辦理戶籍登記的,計劃發放5000元一次性生育補貼,每年發放2000元育兒補貼,三年累計發放1.1萬元。生第三個孩子并辦理戶籍登記的,計劃發放一次性生育補貼1萬元,每年發放3000元育兒補貼,三年累計發放1.9萬元。平均而言,有三個孩子的家庭每年獲得最多的生育補貼。
目前,全國職工平均年齡38.3歲
據央視新聞報道,全國總工會近日發布了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結果。
調查顯示,目前全國職工總數約為4.02億人;平均年齡為38.3歲,平均教育年限為13.8年。
一是新就業形式的工人成為工人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工人隊伍發展壯大。新就業形式的工人主要是卡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群體。以男性青壯年為主,農業戶籍人員比例較高,不同行業員工學歷差異明顯。70.7%的卡車司機學歷在初中及以下,38.0%的網車司機學歷在大專及以上,快遞員和外賣配送員學歷集中在高中及以下。工業工人平均年齡為38.29歲,農業戶籍占52.1%,中共黨員和共青團成員占36.4%,平均教育年限為13.16年,29.3%具有專業技術職稱,82.7%集中在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工人比例增加,77.6%集中在制造業和建筑業。
二是員工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技術技能素質明顯提高。高中及以上學歷85.0%。;本科及以上學歷占35.5%。第三產業職工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4.5年,高于第一產業職工12.5年和第二產業職工13.0年。專業技術人員主要在30-50歲,集中在教育、制造、衛生和社會工作三個行業。
第三,員工更注重自身和長遠發展,更期待工會組織發揮更大的作用。95.3%的員工對學習新的職業技能或知識感興趣,這在18-40歲的員工和本科以上的員工中尤為突出。69.4%的員工希望在休息時間陪伴家人,30.1%的員工希望兼顧家庭,20.0%的員工希望獲得更多的閑暇時間。8.8%的員工更依賴互聯網及其衍生產品和服務。8.8%的員工從事開網店、快車代駕、快遞外賣、自媒體微信官方賬號、網絡主播、教育培訓等網絡服務。職工最希望單位工會開展或加強職工服務工作,前三名是:提高職工工資(78.3%)、職工職業技能培訓(70.1%)、組織員工參與企業管理(32.3%)。
中央電視臺新聞、國家統計局網站、紅星新聞、浙江日報、齊魯網、公共信息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