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字讀作:g。
拼音:g;部首:戈;筆畫:4;筆順:一、?、ノ、名稱:橫、斜鉤、撇、點。
一、基本解釋
1、古兵器,橫刃,由青銅或鐵制成,裝有長柄。
2、姓。
二、詳細解釋
1、象形。甲骨文字形,像長柄兵器形。本義:一種兵器,中國古代的主要武器。
戈,平頭戟也是。從益,一,橫之象形。-說文。
按,戈者,也,長六尺六寸,其刃橫出,可勾可擊,不同于矛專刺和專攻者,也不同于戟之刺和勾者。
執戈上刃。-《書顧命》。
稱爾戈。-書,牧誓。
戈廣二寸。-《考工記冶氏》。
操吳戈兮被犀甲接過,車錯轂兮短兵接過。-楚辭屈原國戰。
2、青銅制在商至戰國時期盛行,秦后逐漸消失。它突出了一些著名的援助,用于橫擊和鉤殺、鉤殺或啄敵人。因此,在古代,它被稱為勾兵或啄兵。
戈和舒(戈和舒);戈甲(戈和盔甲。指戰爭。也是武器的總稱);戈矢(戈和箭);戈矛(戈和矛)。
3、泛指兵器。
左右軍士,全裝貫帶,持戈執戟而立。-《三國演義》
能執干戈以衛社姬。-“禮檀弓下”。
再比如:戈兵(兵器)。也指戰爭);戰爭中的干戈(一般指武器;比喻戰爭)。
4、戰亂。
偃武息戈,卑辭事漢。-后漢書公孫述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