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文宏說,第二波疫情是怎么回事?
6月7日,張文泓博士在上海接受采訪時,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了最新判斷。他強調,中國的防控目標是不受全球第二波疫情的影響。
張文泓表示,經過這次抗疫,中國的公共衛生體系比以前更強大,可以應對輸入風險。所以(全球)有第二波疫情,但我們的目標是中國沒有(第二波疫情)。
張文泓進一步分析說,世界上第二波疫情即將爆發,很多國家都不知道什么時候到來。巴西、俄羅斯、印度的高峰還沒有看到,所以不知道什么時候會下來。
高考學生準備:徹底忘記疫情
對于今年高考沖刺的學生,張文泓也給出了建議。關鍵是要調整心態,忘記疫情,在心理上徹底擺脫疫情的影響。吃好喝好睡好,就像疫情從未來過一樣,專心準備考試。我們現在的防疫工作是為你的考試創造條件。
準備高考的學生需要補充嗎?張文紅回答說,科學飲食必須保證蛋白質的攝入,確保每天攝入相當于3到4個雞蛋的蛋白質攝入量。除了雞蛋,雞、鴨、魚還可以提供高質量的蛋白質。此外,為了確保成分的多樣性,每天有10-12種食物。第二,每周攝入25種以上的成分。
青海省第二波疫情何時開始爆發?
2000年12月30日晚,海南省疾控中心發文稱,截至12月27日12時,共有人填寫了海南省新冠肺炎感染第二輪網絡問卷。據分析,12月19日至25日,35.5%的調查對象感染了新冠肺炎,比上一輪(12月12日至18日)感染率(5.6%)高出5.3倍。此外,30日,海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報道,近日,海南省新冠肺炎感染人數處于高波動期,全省感染率預計達到50%。三亞、海口整體感染高峰。
近日,浙江許多地方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感染情況。12月28日下午,衢州市新冠肺炎感染防控新聞發布會介紹,衢州市總感染率約占總人口的30%-35%,并于年12月底進入感染高峰期。年1月初(元旦左右)達到第一波高峰,進入高位平臺期,1月底(春節后一周)可能達到第二波高峰。舟山市估計目前感染人數比例達到30%至40%,總感染人數接近40萬。預計12月底將進入疫情高位平臺期,高峰期將持續一周左右。
四川省內江市和資陽市疾控部門公布了新冠肺炎感染問卷調查結果。12月23日至25日,內江市共有人參與調查,感染率為69.09%。資陽市共有人參與調查,感染率為67.66%。
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書記、研究員唐雪峰:根據調查結果,我們認為四川省居民總體感染發病率已超過80%,全省感染發病高峰應該已經過去,目前正處于預防嚴重疾病少疾病死亡的關鍵時期。春節前后,由于返鄉和返工潮,疫情可能會小幅反彈。
陳賽娟專家團隊和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范曉紅團隊初步判斷,今年元旦前后,奧密克榮疫情感染人數在北京、廣州、上海、重慶等城市接近尾聲。
基于對重慶主城區和郊區數據的數學模擬分析,研究團隊認為,由于疫情擴散加快,疫情高峰在郊區推遲,春運高峰期間感染高峰將顯著增強。對于四川、陜西、甘肅、青海等省,預計農村和中小城鎮的感染高峰將于1月中下旬出現。
北京、上海等城市第一波感染發病高峰已經過去,第二波會來嗎?
不同的專家對第二波感染高峰何時到來有不同的看法。最大的爭議是,中國的第一波感染率相對較高,一些大城市的感染率超過60%,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第一波感染率的平均感染率。
然而,第一波感染率高,在造成問題的同時,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即可以快速提高國家免疫水平,從而延遲第二波感染高峰時間,或降低第二波感染率。
然而,每個人面前都有兩個最大的變量,這可能導致第二波疫情提前到來:春節旅游高峰的到來,加速人口流動,有利于病毒的傳播
前兩年春運高峰處于控制期,提倡就地過年,壓縮人口流動性。
但全面放開后,再加上很多人已經陽康一波,對病毒的重視程度也會降低,今年春運高峰可能會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根據各省數據,城市感染率高于農村,因為農村人口分散,流動性低于城市,所以一般感染率低于城市。
但隨著春節的到來,大量人口從城市遷移到農村,春節期間的晚餐和交流頻率增加,有利于病毒的傳播。
因此,張文泓等專家提醒,春節是一個重要時期,可能會導致第二波感染高峰。各種外國毒株侵入中國
元旦期間最火的XBB1.5在美國廣泛傳播,研究結果顯示,奧密克榮亞型毒株和其他變異性毒株的增加可能進一步削弱當前新冠肺炎疫苗的有效性,導致突破性感染和再感染的激增。短短一周,美國的感染率翻了一番,成為最強毒株,目前已登陸上海。此外,還有在日本肆虐攻擊屬性強的地獄犬代號毒株。目前,國外高發毒株的致病性與以前的毒株相似,但免疫逃逸能力增強。因此,病毒的傳播速度可能比以前快。
圖片來源:美國CDC
事實上,與感染高峰相比,我們應該更加關注重癥高峰
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執行副院長邱云清指出,根據病毒的發展規律,重癥高峰通常發生在感染高峰發生后2-3周。防疫工作的重點應從感染預防轉向健康預防和重癥預防。面對可能的重癥高峰,如何更好地保護以下高危人群?
1.老年人,尤其是年齡≥65歲或居住在養老機構的人。新冠肺炎通過與人類細胞的關系ACE研究表明,人體肺組織表面的受體與入侵人體相結合ACE受體的含量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這相當于病毒入侵門戶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這可能會解釋為什么老年人感染新冠肺炎后更容易患重癥。
2.未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人:今年3月至6月,與未接種疫苗的人相比,60歲以上免疫人群死亡風險降低98.08%,80歲以上免疫人群死亡風險降低95.83%;對于80歲以上的老年人,如果不接種1劑疫苗,死亡風險約為14.7%;如果接種1劑疫苗,死亡風險降至7.16%;如果接種3劑疫苗,死亡風險可降至1.5%。
3、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腎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神經認知障礙、肥胖等):基礎疾病患者不得隨意停止用藥,避免基礎疾病加重,一旦基礎疾病加重或無法控制,應立即就醫。
4.各種形式的免疫抑制人群(腫瘤放化療、器官或造血干細胞移植、先天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激素/免疫抑制劑/生物制劑用戶等。):這類人病情復雜,免疫功能低下。感染新冠肺炎后,病毒可能會傳播,細菌感染可能會重疊。最好做好個人防護,避免感染;
5.其他:妊娠和肝病患者。
許多新冠肺炎感染者選擇居家治療,當高危人群出現以下情況時,病情可能相對較重,應及時就醫:
1.呼吸困難、氣短等癥狀;
2.藥物治療后體溫持續>38.5℃,超過3天;
3.基礎疾病明顯加重,無法控制;
4.兒童患者:嗜睡、持續拒食、喂養困難、持續嘔吐/腹瀉,治療不緩解2天以上;
5.孕婦:頭痛、頭暈、胸悶、氣短,或腹痛、陰道流液/出血、胎動異常等。
此外,同濟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劉惠國教授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血氧飽和是評估新冠肺炎感染患者是否缺氧和呼吸衰竭的重要指標,往往提示患者是否嚴重或危重。如果血氧飽和度低于92%,醫生需要緊急治療和糾正。
因此,高危人群可以在家里準備血氧儀和負氧機,以備不時之需。血氧儀夾在手指上可以監測血氧狀況。如果缺氧,可以用家用制氧機補充氧氣,提高血氧飽和度,爭取更多的時間及時去醫院。及時發現老年人沉默缺氧,關鍵時刻可以延長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