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美國 第8頁
如下圖所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新冠資源中心”已經在其官網上宣布了這一消息,表示該中心將在3月10日起停止對于新冠數據的實時報告,該中心也將在運作了3年后關閉。 不過,該聲明表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將持續通過其他途徑為人們提供疫情資訊。 這一消息也引起了國內外網民的關注。在社交平臺上,有人在感謝該機構,尤其是該機構著名的疫情世界地圖在過去3年里幫人們認識全球疫情形勢提供的幫助,但也有人嘲笑該機構及其發布和更新的疫情世界地圖,稱這不過是一個“可笑的學生項目”。 不過,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對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新冠資源中心”即將關閉一事的報道,卻打了這些嘲笑者的臉。 在這篇題為“隨著疫情的退潮,一個很有影響力的新冠追蹤網站關閉了”的報道中,NPR介紹說,雖然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新冠資源中心”知名的新冠疫情地圖,最初是于2020年3月由該校的副教授勞倫·加德納 ( Lauren Gardner )和來自中國陜西的中國留學生董恩盛發起的,但這個很快得到了新聞記者和學者們支持的項目,不僅極大地添補了當時美國和全球疫情信息缺失,更令從普通人到決策者都有了做出判斷、制定相關政策的依據——包括NPR在內的諸多美國和西方主流媒體,也都在不斷引用該數據,為受眾提供實施的疫情信息。 在NPR的采訪中,一名曾在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工作過的前官員還表示,由于當時CDC并沒有做好疫情信息的搜集和報告工作,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疫情地圖不僅及時地添補了信息的空白,而且為人們認識疫情提供了“無價”的幫助。 一名來自美國紐約一家醫院的傳染病學專家更坦言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這個新冠疫情地圖,已經成為日常必看的項目,因為這一方面可以幫助他了解疫情的變化,一方面也是在見證歷史。 另外,這個項目還給美國的女性賦權帶來了很積極的意義。因為NPR表示,這個項目的參與者絕大多數都是女性。其中,作為項目創始人的加德納還在去年獲得了美國生物醫學界知名的拉斯克醫學獎,以表彰她的這個追蹤世界疫情形勢的地圖項目。 最后,對于這個項目如今即將走向終點一事,加德納說她的心情是“苦樂參半”的,但她也表示現在到了該翻篇的時候了。 她還希望美國CDC和公共衛生系統能多在疫情信息搜集和報告工作上投入力量,好在未來更好地應對疫情。但如果新的疫情卷土重來,她表示自己也會重新做好準備。

梅德韋杰夫列舉了西方“11宗罪”:被美國忽悠的歐洲國家正在承受什么? 梅德韋杰夫在社交平臺上列舉了西方十一宗罪。歐洲國家被美國愚弄,將承擔對俄羅斯制裁

美國紐約時間是西五區的區時。 中國使用東八區區時,就是北京時間。 北京時間現在是11:20,西五區的區時比北京時間晚13個小時。 紐約時間就是12月12日22:20。 美國紐約的時間和北京時差有13個小時,現在是北京時間星...

繼《流浪地球2》之后,美國《紐約時報》又給《三體》電視劇打出了差評。 2月10日,《紐約時報》中文網刊載了一篇關于騰訊視頻出品的劇版《三體》的評論文章,稱這部劇是一部“忠于原著的平庸之作”,沒能找到更有趣的戲劇呈現方式,演員大體上沒有出彩表現,整體制作質量低于一般優質劇集,“在科幻粉絲群體之外,這部劇似乎并未在美國掀起漣漪。” 與《紐約時報》的差評形成鮮明對比,《三體》電視劇在IMDb上拿下了7.9分的不俗成績,12集以后的單集評分更是集集在9分以上。此外,《三體》劇集在海外的熱度也相當不錯,在Youtube平臺觀看人數超400萬,并且發行海外多個國家和地區。 觀察者網查詢發現,《紐約時報》這篇劇評的英文原版最早發布于2月3日,作者為邁克·黑爾(Mike Hale),他出生于韓國首爾,1995年來到《紐約時報》,是該報的電視劇評論家。 《紐約時報》英文版《三體》劇評 《紐約時報》稱《三體》電視劇是“平庸之作”,IMDb評分直接打臉

2月10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日報道,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在其社交媒體賬戶上評論美國總統拜登可能競選連任時稱,“拜登可能會因為漫不經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資料圖:梅德韋杰夫。 梅德韋杰夫在社交媒體Telegram上發文稱,“老拜登好像要爭取第二個總統任期。” 梅德韋杰夫說,“在第一個任期中可以發現:他把名稱、日期搞混,而且在自己的辦公室迷路;把秘密文件放在私人住宅的車庫里;把超過1000億美元的錢花在普通美國人不知道的一個搖搖欲墜的國家(烏克蘭)身上,卻將美國的所有經濟問題歸咎于俄羅斯的陰謀;由于漫不經心他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當地時間2月7日晚,美國總統拜登在國會發表其任內第二次國情咨文演講。圖/中新社記者 沙晗汀 他甚至表示,“進行性癡呆癥不會成為”美國總統連任的“障礙”。 1月28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正式啟動2024年總統競選活動時曾表示,是“拜登的軟弱無能讓我們處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邊緣”。 拜登目前尚未宣布競選連任美國總統。不過美媒此前報道稱,拜登正在為啟動競選連任活動作準備。拜登自己也曾說有意參加競選,而且不擔心年齡。(中新網)梅德韋杰夫:拜登可能因漫不經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中新網

1月19日,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觸及31.4萬億美元上限。 隨著近年來美國政治極化加劇和兩黨分歧加大,債務上限已成為兩黨之間圍繞關鍵政治議題進行博弈的一場鬧劇,所謂的債務上限從來沒有真正限制過美國政府的債務膨脹。正如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的創始人瑞·達利歐指出的那樣:“這是一場鬧劇,就像讓一群酒鬼制定法律來執行飲酒限制,當達到限制時,他們就會進行一場滑稽的談判,暫時消除限制,讓他們可以繼續飲酒,直到達到下一個限制,那時他們就會經歷下一個滑稽的談判,繼續狂歡。” 問題是,美國政府真的能無限舉債嗎? 美國是如何達到債務上限的? 從南北戰爭到1980年左右,美國聯邦債務的變化路徑遵循著一個明確的模式。有時因戰爭等特殊原因,政府會有特別的開支,導致政府債務急劇增加,但在隨后的時間里會穩步下降。典型的如二戰期間,美國政府債務一度猛增到GDP的106%。但在接下來的數十年里,美國政府通過不再借貸、通過幾十年的財政自律,以及通過放松管制的經濟中強勁的供給側增長擺脫了二戰債務,聯邦債務余額與GDP的比值至20世紀70年代初期已大幅下降至24%左右。 美國在使用財政政策工具方面的激進主義,始于20世紀60年代末,當時的林登·約翰遜政府開啟了大社會計劃,該計劃大大增加政府對退休儲蓄、減輕貧困和支付醫療服務的參與,向家庭的轉移支付逐漸成為財政支出的主導項目。80年代初出現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羅納德·里根政府提出了大幅減稅和增加軍費開支的方案,美國結構性財政收支急劇惡化,公共債務開始迅速增加。1993-2000年,克林頓政府通過實行嚴格的支出控制,著手財政整固政策,聯邦債務總額及與GDP的比值均出現下降。 進入本世紀后,美國財政赤字持續增長,債務余額穩步上升。2007年-2009年的次貸危機是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為激進的財政擴張鋪平了道路,并導致美國財政赤字急劇惡化至創紀錄水平,聯邦債務從9萬億美元大幅上升至13萬億美元,并且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并沒有像以前一樣出現穩步下降。新冠疫情期間,為刺激經濟復蘇,提供有效的社會安全網,美國政府近幾年大舉借債。2020年初,美國聯邦債務規模尚在23萬億美元。但到了2023年初,僅僅過了3年,美國聯邦債務規模便陡然攀升至31萬億美元,增長了約8萬億美元。 顯然,新世紀中美國聯邦債務的變化動態與過去大為不同。在平靜時期,債務穩定或略有增長,而在危機時期,債務則激增,聯邦債務在危機之后穩步下降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從歷史來看,債務上限是美國政府為履行其財政義務而被授權舉債的最高法律上限。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國會已修改債務上限99次,其中大部分是將債務上限調高一定額度。自2013年以來,美國國會不再直接調高債務上限,而是設置時限暫停債務上限生效,2013年以來,美國國會已8次暫停債務上限生效。因此,每次債務上限的出現,都是各方利益討價還價的一次政治博弈。 美國政府債務余額不斷攀升的背后,是投資者對美國國債的旺盛市場需求和積極持有。拋開法理意義上的債務上限不言,站在純粹的經濟角度上,美國政府真的可以無限舉債嗎? 從會計角度來看,政府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償還公共債務。第一個辦法是通過征收更多的稅收來實現財政盈余,這是歷史上的主導方式。第二種是向貸款人支付非常低的債務回報。在一個極端的例子中,如果回報率為-100%,那么貸款人持有債務將不會得到任何回報,也就是出現了債務違約。 然而,在這兩種方式之間,還有另一個維持債務的收入來源,即債務收益。如果債券持有人從持有公共債務中獲得的回報低于他們從私人投資中獲得的收益,那么他們將在向政府貸款中承擔機會成本,而這筆成本對政府來說意味著一筆收益。這一債務收益的大小是由私人投資回報率m(市場回報率,或資本邊際產出)與政府債務回報率r之間的差距決定的。在上個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私人投資回報率m一直大于公共債務回報率r,使得美國擁有令人羨慕的正債務收益,從而允許美國每年維持著政府債務的增加。 在過去的20年中,私人投資回報率m和公共債務回報率r之間的差距顯著增加。一方面,私人投資的回報率相對穩定,另一方面,政府債務的收益率大幅下降,從而推動債務收益大幅上升。2020年,(m-r)約為7%,這意味著如果聯邦債務約占GDP的100%,那么政府的債務收益將為GDP的7%。這一數字異常龐大。事實上,自本世紀初以來,債務收益平均每年約占GDP的4%,超過了美國長期以來的任何財政盈余。考慮到這兩個流向政府的收入,即主要財政盈余和債務收益,它們的現值構成了政府舉債的上限,如果債務規模超過這個限額,那么政府有可能被迫違約。 接踵而至的問題是,為什么私人投資者自愿以低于向公司貸款、直接投資股市或自己的項目所能獲得的回報認購并持有政府債券呢?對此,經濟學家們提出了不同的理由。 首先,相對于幾乎任何替代投資,政府債務尤其安全。與幾乎任何形式的私人投資不同,美國聯邦政府從未拖欠債務。特別是在2007年金融危機之后,投資者對投資安全性的渴望可能有所上升,這也解釋了政府債券回報率下降的原因,因為投資者很樂意持有這種安全的投資,即使回報率較低。 第二,政府債券的流動性也特別強。由于政府是經濟中最大的單個借款人,其發行的債券最終由私營部門的不同代理人廣泛持有和交易,如果持有者需要滿足一些支出緊急情況,很容易在市場上賣出。 第三,政府債券在金融交易中被廣泛用作抵押品。美國政府通過設計和實施金融法規,在塑造這一需求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監管通常要求銀行持有大量的政府債券來應對短期負債,許多金融機構持有政府債券,作為買賣其他資產的副產品。 第四,全球儲蓄的增加提升了對美國政府債券的需求。儲蓄供給的增加是世界經濟若干結構性變化的結果,包括:發達經濟體人口老齡化、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快速增長、美元在國際交易中日益占主導地位、以及不平等的增加等,都引發了人們將更多的資金投資在安全資產上的愿望,比如美國政府債券。 總之,幾十年來,世界各地的銀行、公司和家庭都在尋求美國政府債券的安全性、流動性和便利性,自本世紀以來,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這不斷提高了美國政府借款的上限。這些趨勢可能給人的印象是美國政府可以無限舉債,但事實上,從經濟角度來看,債務上限是確實存在的,對此視而不見將影響到美國政府債務的持續性和風險性。

在2月10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及,根據美國與日本和荷蘭最近達成的協議,美國與半導體相關的對華出口管制將擴大到日本和荷蘭的企業。有評論稱,美國以本國的法案限制別國的對華出口,這是典型的“長臂管轄”。中方對此有何評論?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美國“長臂管轄”是美國政府以綜合實力和金融霸權為后盾,根據本國法律對他國的實體和個人濫施域外管轄的蠻橫司法事件。 她表示,截至2021財年,美國已經生效的制裁措施累計達到9400多項,“長臂管轄”已經涉及中國、俄羅斯、伊朗、敘利亞、朝鮮、古巴、法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多個國家。美國歷屆政府濫用經濟脅迫手段,將制裁作為解決外交問題的首選,非但沒有效果,還造成了人道主義災難。 毛寧說,據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分析估計,在伊朗疫情最嚴重的時期,美國的制裁影響可能導致了多達1.3萬人死亡。為了維持經濟和科技領先地位,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措施,人為干擾正常經貿往來,破壞全球產供鏈穩定,同美方一貫標榜的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背道而馳。 毛寧指出,近年來,美國濫用“長臂管轄”的門檻不斷降低,力度空前擴大,打擊對象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這種做法嚴重損害了國家主權平等原則,侵蝕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多邊主義國際秩序,扭曲了正常的國際貿易,也極大地損害了各國企業的利益。美方應當停止非法的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切實履行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國際責任。 (環球網)美與半導體相關的對華出口管制將擴大到日荷企業,外交部回應

烏克蘭總統表示,他已經從美國獲得了先進的防空系統。為什么美國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武器? 因為烏克蘭是美國的代理人,他希望確保烏克蘭的權益不會受到損失。因為

北溪管道爆炸后對世界的影響是什么? 愿世界和平 2000年9月26日,位于丹麥附近水域的北溪-2管道被炸毀。北溪天然氣管道轟動世界,加劇了世界形勢的不

apple store如何改為海外?ID 2.下載后安裝,默認是C盤(如果你的話PC上有iCloud或者itunes,請先卸載或找一臺未安裝的電腦操作

中國商業衛星發射的市場份額、優缺點、競爭關系 中國目前處境尷尬,技術不是美國對手,比歷史,不是俄羅斯對手,比價格,最初有優勢,但隨著美國火箭發射的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