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天來了,你emo嗎?
據中央廣播電視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鏈接》報道,進入秋冬后,中國的天氣越來越涼爽,夜晚也越來越長。有些人覺得自己的情緒也發生了變化——容易抑郁、困倦、無法振作起來。用流行的網絡語言來表達是“emo”。這種現象被稱為季節性情緒障礙,在國外常被稱為“冬季抑郁癥”。
為什么我們的情緒會受到季節變化的影響?如何調整所謂的“冬季抑郁癥”?這真的是抑郁癥嗎?
冬天真的更憂郁嗎?
冬季抑郁癥又稱季節性情緒障礙或季節性情緒障礙,是指天氣變化引起的抑郁癥狀。
中國心理健康協會會員國家二級心理顧問史宇表示,冬季氣溫下降,較低的氣溫確實會對人們的情緒產生一定的影響。然而,低溫并不是觸發冬季抑郁癥的唯一因素。
枝葉凋零,寒風瑟瑟,這些冬季場景容易給人蕭瑟悲涼的感覺,常常給人消極的心理暗示,從而影響人的心理狀態和情緒。同時,日照時間的長短也會影響人們的情緒狀態。日照時間短會導致生物節律紊亂,可能導致內分泌紊亂和精神狀態紊亂。此外,社會活動的減少也可能導致抑郁。在寒冷的冬天,人們通常會減少外出社交的頻率。雖然發達的技術可以幫助人們隨時隨地聯系他人,但這種替代的社會方式不足以滿足我們的社會需求,也可能使人們陷入抑郁狀態。
季節性情緒障礙的癥狀類似于抑郁癥,會導致抑郁、食欲不振,甚至失眠。史宇提醒說,當你意識到這些癥狀可能出現時,你可以首先進行自我評估,以判斷你是否屬于季節性情緒障礙。但是,如果癥狀嚴重,自我判斷困難,應及時找專業人士進行診斷,以免延誤就醫機會。

冬季如何繞過憂郁癥?
首先,走出房間,到戶外陽光充足的地方接受陽光,緩解缺光引起的內分泌紊亂。
第二,適當的運動,如果由于天氣原因難以進行戶外運動,也可以在室內進行簡單的運動。
第三,找到適合自己積極釋放情緒的方法。
情緒障礙是一個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復雜問題。史宇說,情緒障礙很可能不是由特定事件引起的,而是由長期情緒進出口比例不平衡引起的。進口是負面情緒的來源;出口是釋放壓力或緩解情緒的好方法。一旦進出口比例不平衡,負面情緒繼續進入人體,但找不到合適的方法來消除這些負面情緒,人們就很容易陷入情緒障礙的狀態。
季節變化引起的情緒變化是正常的。你可以通過與家人和朋友交談和適當的鍛煉來調節你的情緒。但是,如果情緒變化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你應該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進行專業的心理治療。
監制:郭靜
記者:鶴佳
編輯:潘雨薇、劉飛、楊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