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建縣已有2230多年。春秋時節,盱眙名“善道”,屬吳國。戰國時期,吳越滅,盱眙屬越國。秦始皇統一中國時,盱眙建縣,縣名初為“盱眙”(臺、音怡),后為“盱眙”。隋大業初,楊帝在盱眙置離宮-都梁宮后,盱眙被稱為“都梁”。1955年,盱眙縣由安徽省劃歸江蘇省,屬淮陰專區、六合專區,后屬淮陰地區。1983年,江蘇省實行市管縣制度,盱眙縣隸屬淮陰市。2001年1月,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后,盱眙縣隸屬淮安市。
交通方面,寧淮、寧蘇徐兩條高速公路穿越全縣三分之二的鄉鎮。盱眙縣到南京只需45分鐘,融入南京一小時經濟圈。距全省其他大中城市約2小時,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成為蘇北重要的交通中轉樞紐。
盱眙文化旅游資源眾多,國內歷史遺跡眾多。它孕育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彗星運行圖和戰國時期的陳章圓壺。2016年,盱眙被國家旅游局評為第二批國家全球旅游示范區。
(網絡上選擇了一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