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視已經完全智能化了,為什么還有人買盒子?
互聯網電視的早期趨勢使傳統的非智能電視尷尬,最終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然而,仍然有很多用戶不愿意升級電視,但他們真的很想獲得智能電視的體驗。我該怎么辦?電視盒出現在歷史時刻。
電視盒就像Android手機。它可以連接WiFi或有線網絡,在應用商店下載各種應用程序,并支持U盤復制文件。它還可以實現語音操作、屏幕投影等功能,這在七八年前非常有吸引力和有趣。
最重要的是,它通常只需要幾百元。通過視頻和音頻傳輸線,一臺“愚蠢”的傳統非智能電視可以成為最新的智能電視。如果你想更換一臺新的互聯網電視,至少要花幾千元。
事實上,智能電視也將盒子整合到內部,顯示功能與普通電視沒有什么不同。電視盒的另一個優點是升級更方便。作為一種智能產品,性能和功能在幾年內就會落后。每隔幾年更換一次幾百元的電視盒,總能保持最佳的使用體驗,成本也不苦惱。智能電視硬件無法改變。如果性能不夠,只能更換整臺電視,這是浪費。
正是這些優勢讓電視盒在互聯網電視剛剛普及的那幾年大放異彩。據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互聯網電視盒增長率高達236.7%,零售額高達1010萬臺。
不幸的是,這種強勁的市場表現并沒有持續多久。在接下來的幾年里,電視盒的銷量并不樂觀。根據奧維云網2018年的年度數據,智能盒市場規模達到773萬臺,同比下降35%,整體發展勢頭呈下降趨勢。
下降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智能電視越來越成熟,價格和功能都很有吸引力。此外,隨著傳統電視更換周期的逐漸到來,消費者自然會購買新的智能電視,因此他們不需要盒子。
另一方面,由于電視盒Android系統的開放性,硬件研發難度低,投資小,直接降低了門檻,使得早期市場充斥著各種假盒子,質量參差不齊,資源版權糾纏不清。

各種缺點暴露后,2014年6月,隨著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禁令的發布,盒子市場開展了清潔革命運動。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電視盒需要獲得七個互聯網電視廣播控制平臺的許可,才能訪問內容播放,并符合上市資格。
2015年11月4日,為了管理電視盒市場的混亂,廣電總局宣布首批81個非法第三方應用,直接扼殺了盒子的繁榮,大量低質量、無版權的假盒子下架。
盡管如此,我個人認為電視盒在未來仍然有一席之地。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禁止打擊電視盒,為了維護兒子廣播電視機頂盒的利益,于公只是為了整頓市場,淘汰假盒。在各種市場和政策的完善下,剩下的制造商都有一定的技術和經驗基礎,他們提供的硬件和服務比智能電視制造商更專業。
至于電視盒未來的市場方向,我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提高舊傳統電視的使用體驗。雖然我前面提到很多家庭已經逐漸取代了新的智能電視,但從全國來看,仍有一定數量的人仍在使用傳統的非智能電視,特別是在農村和經濟欠發達地區,數百元的電視盒顯然更具成本效益。
第二,延長智能電視的更換周期。無論如何,智能電視的硬件總是過時的,但如果你不想更換,購買最新的電視盒仍然是延長電視使用壽命的最佳選擇。
第三,滿足專業需求。很多電視,尤其是中低端智能電視,買回來肯定有很多閹割,買高端電視可能有些功能用不上,很矛盾。電視盒可以根據個性化需求定制,如藍光解碼、8K高清解碼、hifi音質等。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買一個盒子來補充電視的功能。
第四,滿足有固定操作習慣的人。我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很多年前,我開始使用某個品牌的電視盒。后來,我升級了智能電視,但我不習慣新電視系統。最后,我買了一個電視盒。這樣的人并不少見。他們已經習慣了某個電視盒的操作邏輯和系統,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一般來說,電視盒的春天已經過去了,但它不會被完全淘汰,它將與智能電視共存很長一段時間。價格實惠、靈活性強、適應性強、個性化需求定制等優勢將是電視盒的獨特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