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一個人口超過100萬的縣級市,名字是皇帝賜予的!
湖南省位于中國中部和長江中游,與湖北省相對應。湖南省被命名為“湖南”,因為大部分地區位于洞庭湖以南。由于湖南省最大的河流貫穿全國,被稱為“湖南”,省會駐扎在長沙。湖南東臨江西,西臨重慶貴州,南臨廣東廣西,北臨湖北。截至2017年,湖南省下轄122個縣(市、區)。就縣級常寧市而言,人口超過100萬,是湖南省人口較多的縣級市。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常寧的地名是皇帝賜予的,意思是“常年和平”!
首先,常寧隸屬于湖南省,是衡陽市管理的縣級市。地理位置上,縣級常寧市位于湖南省南部、湘江中游南岸,東臨涪陵水,南臨郴州桂陽縣,西臨永州祁陽縣,北臨湘江,祁東縣、衡南縣相望。早在5000多年前,中國古代歷史上就有人類在這里活動。夏朝時期,大禹將世界劃分為古九州,今縣級常寧市屬古荊州。春秋戰國時期,縣級常寧市屬于強大的楚國。

秦漢這一歷史階段,今常寧市屬鄱陽縣這一建制。三國時期,曹操、孫權、劉備等諸侯爭霸,成為東吳的疆域。當時,東吳析鄱陽西南地區設立了新寧、新平二縣,這是常寧市的一帶分之一。公元396年,即東晉時期,新平縣位于新寧縣,屬于新寧縣。隋朝時期,衡州是新寧縣屬之一。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常寧市屬江南道衡州新寧縣。公元742年,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將新寧縣改為常寧縣。對于常寧這個地名,是唐玄宗賜予的,名字取“常年安寧”之意!
最后,宋代常寧縣屬于衡州衡陽縣。元朝這一歷史階段,常寧縣升為常寧州,屬湖光行省。公元1370年,即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常寧州降為縣,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時,湖廣行省分為湖北省和湖南省,常寧縣屬湖南省衡州府。常寧縣屬湖南省衡陽道,1914年。常寧縣1922年直屬湖南省。常寧縣屬衡陽市,1983年7月。1996年11月26日,常寧縣被撤銷,常寧市被衡陽市管理。現縣級常寧市面積2046.6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01.5萬人。
文字/情感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