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黑貓警長只有五集?童年經典動畫背后的人物故事
上海藝術電影制片廠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動畫制片廠之一。與目前的動畫制作公司相比,它有著強烈的歷史氛圍!當時的2D動畫也叫“藝術片”,像耳熟能詳的《小蝌蚪找媽媽》、《黑貓警長》、《大鬧天宮》等。,他們給了70、80后留下了美好的童年。然而,在這些能夠暴露觀眾年齡的國產動畫背后,幕后的動畫導演卻不為觀眾所知。
根據童話大王鄭淵潔的小說改編,《舒克與貝塔》是菜鳥小時候最喜歡的國產動畫。1936年出生的《舒克與貝塔》幕后導演嚴定憲。用現在的話來說,嚴定憲是中國國產動畫中最早的原畫家之一。1961年,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制作了一部色彩斑斕的動畫長片《大鬧天宮》,嚴定憲是當時的首席動畫設計師。孫悟空的形象是嚴老師在鏡子里畫的自己。
《葫蘆兄弟》相信80、90后的朋友并不陌生,現在已經成為國產動畫中的經典作品。事實上,這部國產動畫最早的版本是剪紙動畫,它的導演胡金慶,1930年出生。胡金慶是創作和發展中國剪紙動畫的杰出藝術家之一。曾獲文化部優秀電影獎、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銀熊獎”、盧蒙巴獎等亞非電影節。但遺憾的是,這種動畫藝術表現形式已經不多見了。

即使把這部國產動畫給今天的孩子們看,《黑貓警長》還是很受歡迎的。被稱為“黑貓警長之父”的戴鐵郎,49歲才成為動畫導演,但這部只有5集的《黑貓警長》卻火了30年。為什么黑貓警長只有五集這么受歡迎?有兩種說法在市場上流傳。一是戴鐵郎先生在制作了《黑貓警長》第五集后,突然被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告知退休。第二種說法是,1987年,戴鐵郎與《黑貓警長》童話作者諸志祥發生版權糾紛。然而,真正的原因是《黑貓警長》恰好在上海藝術電影制片廠時代變遷的節點上。
1988年以前,上海藝術電影制片廠是中國唯一的專業動畫制造商,由國家撥款,沒有任何市場壓力。然而,隨著電視市場的逐步形成,外資或中外合資動畫制作公司相繼成立。在動畫行業的市場經濟下,北京電影廠大量人才流失,創作者結構斷層,生產能力嚴重下降,效率下降。一方面,由于缺乏人才,美國電影廠無法完成中國電影的固定指標,另一方面,國外優秀動畫片涌入市場,經濟效益壓力很大。在這種情況下,不賺錢的《黑貓警長》不得不停留在第五集。
2010年,由戴鐵郎指導的電影版《黑貓警長》登上大銀幕,當時票房1500萬。戴鐵郎在彌補觀眾童年遺憾的同時,也實現了戴鐵郎的愿望。2019年9月4日,享年89歲的戴鐵郎因病去世。
這三部著名的國內動畫背后有三位具有代表性的老藝術家。他們為動畫奉獻了一生,給幾代人留下了一個美好的童年!他們是中國漫畫崛起道路上的先驅,但他們的名字并不為公眾所熟知。所以我們也應該向他們致敬,只是為了那個童年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