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被大幅增加,為什么春季沙塵暴仍然頻繁發生?氣象學家回答
3月25日,中國氣象局召開了一次關于近期粉塵天氣的新聞發布會。會議報告稱,預計今年春天,中國北方的粉塵天氣將超過近十年的同期,整體強度將持平。預計從3月底到4月初,中國北方將有一個大規模的粉塵天氣。
今年以來最強的沙塵波及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強沙塵暴發生在局部
3月19日至23日的粉塵天氣過程是今年以來影響中國最強、最廣泛的過程,影響面積超過485萬平方公里。
該過程已影響甘肅、青海、陜西、山西等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并發生局部沙塵暴。23日左右,沙塵天氣影響京津冀等地,河北、北京等地出現強沙塵暴,最低能見度不足100至200米。綜合判斷,粉塵過程強度是2000年以來同期的第三強。
沙源地氣溫偏高,冷空氣活動頻繁
導致沙塵天氣頻發
中央氣象臺環境氣象室主任張碧輝表示,3月是北方沙塵天氣頻繁發生的季節。今年3月中旬上旬,蒙古和中國西北沙源氣溫高于常年同期~8℃導致沙源地表無積雪覆蓋,地表大范圍暴露。

今年蒙古氣旋強度強,冷空氣活動多。在氣旋及其后冷空氣向東移動的過程中,強風卷起灰塵,通過高空輸送向南向東移動。在粉塵過程中,許多地方都有強風天氣,包括內蒙古東部、黑龍江西南部、河北北部和北京西部。局部陣風達到9-10級,為沙源起砂和下游遠距離傳輸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動力條件。
預計春季(4月至5月),蒙古南部至內蒙古中西部沙源降水較少,氣溫高于常年同期,具有蒙古氣旋分階段南下影響,有利于粉塵天氣的形成。預計中國北方的粉塵過程數量將超過近十年同期,粉塵強度與近十年相同。
預計3月31日至4月2日,受新一輪冷空氣影響,中國西北、華北、東北等地將有一個從西向東的灰塵天氣過程。
中國北方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為什么沙塵天氣仍然頻繁發生?
據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研究員丁婷介紹,近年來,中國北方植被大幅增加,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有利于逐步減少入侵中國的粉塵數量。
然而,蒙古南部的戈壁沙漠也是影響中國灰塵的重要沙源。2022年植被生長季節,當地降水較近20年同期較少,沙源植被覆蓋較差,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護。此外,今年頻繁的灰塵天氣也與最近的大氣環流異常有關。今年3月初,沙源經歷了極其罕見的溫度回升,導致早期凍土層的沙子迅速融化。
張碧輝建議防沙治沙策略:
加強科技研究與部門合作,加強粉塵起源、粉塵輸送動力等機制研究和粉塵天氣數值模式預報技術研究,提高預報預警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強沙源生態控制、粉塵天氣監測預報預警評價與粉塵災害應急處置的聯動互動,為防災減災和科學準確的粉塵控制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