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基金的支付政策是什么?
住院、普通門診、門診慢性病醫療費用,原則上執行醫療場所規定的支付范圍和相關規定(基本醫療保險藥品、醫療服務項目、醫療耗材等支付范圍),執行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標準、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額、門診慢性病范圍等相關政策。簡單地說,它是醫療場所的目錄,被保險場所的政策。
例如,2022年7月1日,河北省廊坊市某退休職工在北京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門診慢特病費用。總費用為64.29元,基金支付48.89元。根據醫療目錄,該費用共有兩種藥品:A類藥品阿卡波糖片32.52元,均符合基金支付范圍;瑞格列奈片31.77元,其中28.59元符合基金支付范圍,3.18元為B類。根據醫療場所的支付范圍,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內的總費用為61.11(32.52 28.59元,B類自付金額為3.18元,按參保地支付比例為80%,基金支付48.89元(61.11*80%)。
△資料圖
跨省長期居民備案后,
回到原參保地的醫療保險還能重復使用嗎?
為滿足跨省長期居民因探親等原因返回被保險地就醫報銷的實際需要,《通知》明確規定,跨省長期居民可以在備案地和被保險地雙向享受待遇。
跨省長期居民在備案有效期內確需返回被保險地就醫的,可在被保險地享受醫療保險結算服務,原則上不低于被保險地跨省轉診轉院待遇水平。
若外出時突然需要看急診科,
“備案”太晚了怎么辦?
根據《通知》,將急救費用納入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范圍,異地急診人員視為已備案,無需提交額外備案材料。
考慮到急救患者的實際情況,醫療保險機構將根據指定網絡醫療機構的急診標志確定是否屬于急救患者,并根據被保險地點的相關治療標準,實現跨省醫療直接結算,更方便急救患者就醫。
△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