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完這兩張離婚慶祝照片,我意識到有些人離婚不是失敗,而是重生
離婚就是結束舊的,開始新的,改變伴侶,改變心態,改變生活方式,可能會經歷滄桑,但仍然可以收獲幸福。
文|微笑喜樂(富書專欄作者)
最近,網上流傳著兩張有趣的離婚視頻照片。
一個是武漢的李女士,離婚后朋友拉橫幅慶祝:
“沒什么大不了的,就是想拉個橫幅告訴你離婚快樂!”
“恭喜李女士告別婚姻,喜提單身,自由萬歲。”
“恭喜李小姐,我們愛你一輩子!”
看到這一幕,男方并沒有生氣,而是主動向前任道喜,場面和諧。
李女士對離婚非常冷靜:“沒什么,過上好余生,慶祝新生。”
另一個是河北的代女士。離婚當天,她最好的朋友還組織一個小組拉橫幅慶祝她:
“恭喜公主喜單身”
“沒什么大不了的,就是拉個橫幅告訴你,離婚快樂”。
戴女士說:“看著他們在那里,好像告訴我,黑暗陰雨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他們給了我不要害怕的信心。”
這兩張視頻照片在網上引起熱議,有人冷嘲熱諷地說:“這樣傷害朋友,何愁不離”。
但當事人回應說:黑暗的日子已經過去了,我重生了,值得慶祝!
婚姻有問題,彼此不再相愛,選擇分開是一種勇氣,值得祝福。
而離婚,也從來不是人生的失敗,反而更有可能是另一種重生。
只有告別錯誤,我們才能見面
我有一個朋友認識她的丈夫,婚后一起出去工作。一年后,她生了一個女兒,留在家鄉,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雖然生活很平淡,但生活很順利。
但是丈夫已經很久沒在身邊了,重男輕女的公婆開始看她不順眼,說她沒受過教育,不孝順公婆;指桑罵槐說她不能生兒子;說她不會照顧孩子,孩子不好總是吵鬧。…
丈夫不僅不愛她,而且不分青紅皂白地訓練她,說讓老人生氣是沒有教養,孩子生病罵她愚蠢,沒用,然后假期也找借口不回家,只有新年在家呆幾天,也每天找錯爭吵。
丈夫的語言羞辱和情感上的冷暴力讓她一天比一天冷。她不想讓女兒在那種環境中長大,堅決提出離婚,并贏得了女兒的監護權。
離婚后,她說:“失去婚姻,我只是不再和男人住在一起,而不是失去生命。”
離婚后,她自己經營一家小店,精心教育孩子。她很開心,過著母女倆舒適的生活。
兩年后,她遇到了她現在的丈夫。他看到她樂觀堅韌地面對困難,知道她對孩子的好意,更愛她的艱辛。
離婚并不意味著失敗,而是關系的結束。如果婚姻不幸福,當事人樂觀積極地面對,他們可以擺脫錯誤,見面。
如果你有足夠的勇氣告別過去的錯誤,生活肯定會給你一個新的開始。
看透了,未來就是晴天
1922年,張幼儀讓大部分中國人認識了她,因為她成為民國以來第一個新離婚的人。

當然,這一切都是她丈夫徐志摩賜予的。
15歲時,張幼儀中斷了學業,嫁給了徐志摩,但丈夫卻不喜歡她沒文化,嘲笑她是個土包子,結婚四年,兩人相處不到四個月。
然而,徐志摩認為,父母安排的婚姻違背了他倡導的自由愛情。婚后不久,他去英國留學,留下懷孕的妻子去追求自由。
為了挽救婚姻,張幼儀獨自去英國照顧丈夫,但丈夫要求她墮胎離婚。
張幼儀生二胎時,徐志摩趕到醫院要她簽字離婚,還說沒時間等,你現在一定要簽字,我現在不能離婚!
被冷漠、背井離鄉、被迫離婚的那一刻,張幼儀徹底醒悟:依靠父母、丈夫,都不如自己獨立可靠。
當一個人被迫走投無路時,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自我毀滅,另一種是重新開始。
張幼儀選擇了后者。離婚后,她去了德國,進入裴斯塔洛齊學院學習幼兒教育,重拾青春夢想,真正開始為自己而活。
1926年后,她回到上海,擔任東吳大學德語教師、上海女子商業銀行副總裁、云服裝公司總經理。
離婚后,她從低眉順眼的小媳婦變成了有主見有主張的女強人。多年后,她說:
“我要感謝徐志摩離婚。如果不是離婚,我可能永遠找不到自己或成長。他讓我自由,成為另一個人。”
婚姻關系到你的一生。既然過去錯了,就要及時止損,放下過去,才能成全自己。
婚姻不是避風港,配偶也不是救世主。當你遇到問題時,你只能自己解決。不要幻想別人來拯救你。你是你自己的救世主。
離婚不是失敗,而是開始
顧佳離婚時一直很欣賞“三十而已”這句話:“我們的婚姻不是失敗,而是結束。”
這就是離婚時的認知和思想。離婚不代表失敗,只是一段感情的結束,也是新生活另一階段的開始。
顧佳放下,笑著離婚,去茶山開始新的生活。事實上,張雨綺與她的經歷相似,過著每個女人都想活的生活。
張雨綺經歷了兩次離婚,但她并沒有去失婚女性的頹廢和沮喪。相反,她活得越來越漂亮,活得越來越精彩。
她性格潑辣,敢愛敢恨,活得冷靜自信。無論在什么場合,我都可以輕輕提起兩次失敗的婚姻,并在吐槽會上坦言:“我承認我不能看男人的眼光。”。
張雨綺用自己的努力告訴大家,離婚不是失敗,而是另一個成功的開始。
事實上,生活應該是這樣的。婚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是人生的一種選擇,沒有人能保證自己一次選對。
因此,及時止損是一種難得的智慧。
離婚不是失敗,只是你人生道路上的一道風景和經歷。
把離婚作為生活的新起點,開始自己的新生活,改變生活方式,也許會有驚喜等著你。
亦舒說:
“每個人都應該結婚兩次,一次在很小的時候,另一次在中年。如果你年輕的時候不結婚一次,你就不會在中年時學會好。世界上沒有不努力、不幸福的婚姻,所以你應該爭取經驗。”
婚姻白頭偕老的人,自然是幸運的,但幸福不分一婚二婚。
離婚就是結束舊的,開始新的,改變伴侶,改變心態,改變生活方式,可能會經歷滄桑,但仍然可以收獲幸福。
畢淑敏還說:“有成千上萬的男人可以成為我們的丈夫。”
簡單的理解是:沒有人是唯一的人,地球離開任何人都是一樣的。
所以,離婚不是失敗,而是人生的另一個機會,一別兩寬,也許是人生路上的另一片光明!
作者簡介:微笑快樂,富書專欄作者,當過老師和記者,一個熱愛生活,充滿正能量的斜杠二寶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