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巖山區地下水。廣泛分布于巖溶地區以外的其它山地、丘陵區,地下水賦存于巖漿巖、變質巖、碎屑巖和火山熔巖等巖石的裂隙中,是我國分布最廣的一種地下水類型。基巖山區地下水只有在構造破碎帶等局部地帶富水性較好,大部分地區水量較貧乏,一般不適宜集中開采,但對山地丘陵區和高原地區的人、畜用水有重要作用。

山區地下水分布面積約574.98萬平方千米,占全國評價區總面積的60.60%;地下水可開采資源量971.67億立方米/年,占全國地下水可開采資源總量的27.54%。 二 地下水的天然形成能力,用單位面積地下水天然補給資源量-補給模數來反映。

地下水天然補給資源量,是指自然條件下,地下水系統中參與現代水循環的可更新地下水量。主要取決于三個方面:

一是水的補給來源,如降雨量大小、降雨時空分布、河流湖泊狀況等;

二是地表的入滲條件,例如沙土地比粘土地的入滲條件要好些,石灰巖地區比花崗巖地區的入滲條件要好些;

三是地下蓄水能力,包括含水層的孔隙性、裂隙性、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受自然條件、地質結構、蓄水能力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地下水產水能力的地區性差異較大。

贊(0) 打賞
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用戶上傳并發布,未作人工編輯處理,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自行甄別,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有涉嫌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wolfba@qq.com 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聯系你,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分享到

相關推薦

大智網匯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wolfba@q.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投稿&軟文

覺得文章有用就打賞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謝你的打賞,我們將繼續提供更多優質內容,讓我們一起創建更加美好的網絡世界!

微信掃一掃打賞

登錄

找回密碼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