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卡塔爾世界杯到中國制造-“質量”和“品牌”的代名詞
最近幾天,卡塔爾世界杯和中國制造業一樣火爆,卡塔爾隨處可見。
事實上,每屆世界杯都有“中國制造”。據統計,2014年巴西世界杯出口1.6億美元,僅奧凱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就賣出了150多萬足球;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有300萬對啦啦隊,30多萬球迷,20多萬手旗,20多萬帽子,出口超過10億元。
如果說,在過去的世界杯上,中國的制造業只是一個商業參與者;現在,隨著商品、項目、技術等大量出口,中國制造業實現了“數量到質量”的飛躍,中國制造業的重量增加,展示了中國制造業的蝴蝶變化。

由量到質 中國制造品牌正在提升
過去,中國制造一度等同于“低質量、低價格”。隨著中國企業以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在世界舞臺上站穩腳跟,中國制造逐漸成為“質量”和“品牌”的代名詞。
在卡塔爾世界杯足球場的圍欄上,一則中文廣告格外醒目,“Hisense??“海信中央空調質量的首選”讓中國制造品牌隨著各國的廣播鏡頭映入世界眼簾,也展現了中國制造對質量的追求。根據Omdia在2022年8月底發布的最新全球電視市場數據,海信電視在第二季度排名第二,僅次于三星。去年年底,海信排名第四。
“海信品牌作為本屆世界杯的官方贊助商之一,多次出現在世界杯上。這不僅是一個簡單的廣告展示,也是中國制造品牌對自身質量的信心,以及在海外積累的市場和聲譽。“中東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海信中東非洲區總經理、迪拜公司總經理歐陽說。數據顯示,海信雖然經歷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大宗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但2021年在中東非仍實現了31.5%的增長。
在本屆世界杯的內外,從工程機械、交通設備、基礎設施到哨子、球衣、圍巾等商品,中國制造和中國品牌遍布世界杯,通過世界杯向世界展示中國制造的力量。
蒙牛作為中國最早實現“全球化”的乳制品公司之一,這次成為卡塔爾世界杯中國公司的贊助商之一。多年來,蒙牛在海外產業鏈運營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新西蘭、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建立了海外生產基地。全球工廠總數達到68家,年產能總額超過1000萬噸。
“中國乳業構建的內外雙循環布局不僅要以中國市場的內循環為基礎,還要以全球外循環為基礎。在引進和配置全球優質資源方面,大洋洲奶牛、美國牧草、歐洲設備、世界先進技術,不斷幫助蒙牛為國內消費者提供“世界優質”產品和服務,也讓全球消費者了解中國乳制品行業,熟悉中國乳制品企業,愛上中國乳制品。蒙牛集團副總裁羅燕表示,未來,蒙牛將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更高質量的乳制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外雙循環相互促進,引領中國乳制品行業幫助全球乳制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盧塞爾體育場被稱為“金城”,是中國企業作為設計和施工總承包承包的第一個世界杯體育場項目,展示了中國制造業的質量和創新技術;中國宇通客車提供800多輛純電動客車,是國際大型體育賽事中首次大規模引進的中國新能源客車;卡塔爾教育城體育場、麥迪娜娜粉絲村、974體育場、安檢中心、媒體中心、場館附屬設施等場景,以及中國美的、格力等空調企業帶來的清新。通過卡塔爾世界杯,中國制造商的產品質量得到了進一步的肯定,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制造業的實力。

從制造到“智造” 中國制造業跑出加速
從過去的“跟隨”到“并行”,再到一些領域的“領先”、“數量”到“質量”的轉變,中國制造業實現了品牌影響力的提升,而“數量”和“智慧”為中國制造業插上了起飛的翅膀。
在卡塔爾世界杯內外,中國的“智能制造”已經開始閃耀。運動員公寓采用中匯綠色建筑建造的節能移動房屋;宇通客車新能源客車;體育場通信設施和聯合指揮控制中心的網絡設備。。。從品牌、基礎設施和通信系統來看,中國的“智能制造”正在為中國的計劃做出貢獻。在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11家全球制造業“燈塔工廠”中,有5家來自中國。最新數據還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中國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和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73.5%和52.4%。
“卡塔爾世界杯已經成為展示中國‘智能制造’的窗口。由于中國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加快。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中國領先的制造企業在大規模采用新技術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其中,一批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和數據元素的先驅,通過不斷改進生產系統、創新價值鏈、業務流程、管理系統、工業互聯網和數據系統創新,不斷推進精益改進,創造快速反應市場需求、創新運營模式、綠色可持續發展新商業模式,成為我國高質量制造發展的示范基準。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朱克力表示,國家研究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智庫專家。
全國政協委員、臺灣聯盟中央常委、泉州市政協一級巡視員羅沙明也表示,卡塔爾世界杯已成為中國“智能制造”的精品模式,展示了中國“智能制造”的積極成果。這充分證實了從中國制造業到中國“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目前,中國已將數字經濟和綠色制造業作為建設制造業強國的戰略任務。通過數字與現實的整合,中國將迎來全面建設制造業強國的春天。
誠然,通過智能制造項目的深入實施,我國探索了一條適合國情的智能制造發展道路。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數據,中國選擇了110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簡化了1160個典型的可復制和推廣的智能制造場景,建設了近2000個引領行業發展的高水平數字車間和智能工廠。根據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加快制造業、質量、航天、交通、網絡和數字中國的建設,為中國的制造業提供了基本的遵循。卡塔爾世界杯為中國的“智能制造”帶來了更多的信心。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數字工業設備的創新應用,積極學習數字技術的應用,促進數字機床、數字控制器、工業網絡設備技術的推廣,深化5G技術的現場應用,優化工業網絡布局,繼續提高中國制造業的數字、網絡和智能能力,讓中國制造業走出“加速”。”朱克力說。
羅沙鳴提出,中國擁有龐大的智能制造市場,在創新資源、應用場景、產業體系、發展潛力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無論是通過卡塔爾世界杯世界窗口還是其他方式,進一步完善我國共享制造發展生態,促進數據共享體系建設,優化共享制造標準體系,鼓勵共享制造技術創新,深化智能制造平等、開放、全球合作伙伴關系,為世界智能制造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解決方案、中國力量。
《人民政協報》第五版民營周刊于2022年12月2日出版
記者:孫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