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的發明者是個著名的大夫,叫張仲景,是我國著名的醫學家,他的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遠播海內外,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世學者研習中醫學的必備經典。

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而且胸懷天下,在民間流傳著許多他救助窮苦百姓的事跡。張仲景有一則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

張仲景發明餃子的傳說就發生在他從長沙太守離任的時候,那個時候正好是冬天,天寒地凍。

結果張仲景看到有不少貧苦人屋不避風,衣不遮體,因為寒冷把耳朵都凍爛了,于是大起悲憫之心,他回到家里翻書,就研制了一個可以御寒的食療的方子,名字叫做”祛寒嬌耳湯”。

第二天正是冬至,他就命人在南陽東關的一個空地上支上個大棚子,然后把鍋架起來為窮人施舍這個祛寒嬌耳湯。

據說祛寒嬌耳湯的做法是什么呢?是把羊肉,還有一些祛寒的藥物放在鍋里煮,再撈出來切碎,用面皮把它包起來。

而且包出來的是耳朵的樣子,然后再又下到鍋里,用原湯把包好餡料的面皮煮熟,每個人施一碗熱湯,里面放三兩個”嬌耳”。

吃過之后渾身就發暖,兩耳生熱,幾天之后肚子好受了,凍耳朵也被治好了,那么這種藥食樣子像耳朵,功效又是治療凍耳的。

所以張仲景就給它取名為”嬌耳”,用途很形象,很貼近百姓,”嬌耳”和”餃子”,我們現在說的”餃兒”是同音的,據說這就是餃子的由來。

贊(0) 打賞
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用戶上傳并發布,未作人工編輯處理,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自行甄別,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有涉嫌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wolfba@qq.com 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聯系你,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分享到

相關推薦

大智網匯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wolfba@q.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投稿&軟文

覺得文章有用就打賞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謝你的打賞,我們將繼續提供更多優質內容,讓我們一起創建更加美好的網絡世界!

微信掃一掃打賞

登錄

找回密碼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