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哀莫大于心死,悲莫過于無聲。
人們常說,哀莫大于心死,悲莫過于無聲。意思是說,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內心的死滅,因為人在身體死滅之前就已經是內心絕望的了;而人生最大的悲痛,莫過于悲痛到說不出話來,或者是難以言說。
近日,我們這里的人們都在議論一位剛剛上吊自殺的老人。
一位年近七十歲的老人,因為不堪生活重負,在夜半上吊身亡。她的身死就可以用這兩句話來概括,或者說是對這兩句話的很好詮釋。
01 哀莫大于心死
你只要看看她上吊的現場,就知道她對生活有多么絕望,對赴死要多么堅決了。
她用的是一根很窄的,很軟,很薄的塑料條,搭在籃球架的側面橫梁上。一般情況下,一伸手就可以夠到橫梁。
如果她不是真的很絕望,也許她可以隨時解放自己吧。這就如同一個人久病無望了,在床頭都能把自己吊死一樣。這真是哀莫大于心死呀!
這類人為什么會哀莫大于心死呢?那一定是生不如死,那一定是在死亡之前,就抱定了赴死必死的決心,就抱定了一了百了的心愿呀!
02 悲莫過于無聲
而更加讓人們感慨的是,她有二個兒子,四個女兒。二個兒子中,還有一個小兒子沒有成家,四個女兒都是早已經成家立業的。
大兒子還有三個上小學的孩子。這么一大家人,難道都不能給她一點安慰,給她一點解脫,給她一點生活的牽掛嗎?
感慨之余,人們紛紛指責媳婦的不孝。原來,老人除了要接送孩子上學,還要給一大家人洗衣服,做飯,還要自己去拾柴火,去燒火做飯。
而她自己吃好吃不好都是小事,還要被兒媳婦天天呵斥著,吵嚷著,不得安寧。
而更為關鍵的一點就是悲莫過于無聲。無論媳婦怎樣呵斥她,吵嚷她,她都沒有一句半句話,就如同一個只會干活據說,不會說話的高級保姆一樣。
何至于此呢?據說,以前因為媳婦不孝,被老人告到了法院。法院審理處罰以后,媳婦覺得很沒有沒面子,就變本加厲,對老人要求得更加“嚴厲”。稍不順心,就是一頓臭罵。而老人經此一“役”,更是甘拜下風,心灰意冷,噤若寒蟬,再也不敢對外人提及家里的半個不字。
據說,一次她包了半天餃子,等到吃飯的時候,她一個都沒有吃到,還要去繼續干活。而她這次上吊,就是忙活到半夜,被媳婦四處趕著,說是沒有她睡覺的地方。
據說,她都在樓下都換了七八個地方,媳婦還是不滿意的。
一個人到老了,沒有了容身之所,竟被趕得無家可歸。也許這就是她決心赴死的原因吧!
03 最后的感動
據說,最后讓人感動的是,老人死后陰魂不散,附體在了小兒子身上,昏死過去,多法救治無效。最終,還是舅爺打了大兒子兩巴掌以后,立時痊愈。一時,讓在場的人無不唏噓感嘆,落淚不止。
老人為什么會附身到小兒子的身上呢?因為小兒子還沒有成家,大概是她最疼愛他,最放心不下他吧!
老人為什么要打大兒子兩下呢?老人活著的時候給大兒子一家人當牛做馬,受苦受累,委屈至死。她一定會抱怨大兒子的無能,抱怨媳婦的不孝。
她要是不出了這一口怨氣,她又哪里甘心離去呢?這兩下雖然打在大兒子的臉上,也應該有那媳婦的一巴掌吧!
神靈之事原本是難以言說的,非親身經歷不能讓人們信服。但是神靈帶給人們的指引和教誨,卻是人人信服,人人敬畏的。
老年人風風雨雨一輩子,沒想到還是過不了媳婦這一關。看來,孝順父母,孝敬老人,人們還是沒有宣傳好,沒有學習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