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傅作義作為蔣介石信任的主要將領之一,擔負著鎮守北平、張家口以及天津要道的重要責任。

單單鎮守北平的軍隊就超過了10萬人,并且配備的都是清一色的美式武器,從人數和作戰裝備上,傅作義的軍隊可以說是十分精良。

雖然蔣介石自己明白,以當前的局勢,華北地區的戰局不容樂觀,但是他還是發出命令,不能放棄北平的堅守,而是要求傅作義堅決守住北平城,為國軍的反攻爭取時間。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矛盾心理,讓蔣介石給傅作義下命令的時候出現了一定的矛盾。

這樣的矛盾也為后續和平解放背景埋下了伏筆,也正是蔣介石的這樣的命令,才讓傅作義有了判別戰場局勢的自主權。

蔣介石下了一個什么命令呢?他命令傅作義守住北平城,但是接下來他又說,傅作義可以結合張家口、河北的戰局形勢判斷,為保存軍隊實力,一旦出現不利局勢,可以選擇撤退

二、 進步青年

此時的共產黨已經一步步蠶食了整個河北,占領了張家口等重要城市,直逼北京。形式一度十分緊張,接到命令的傅作義鎮守北平城,當然也獲得了整個戰局的情報。

正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他的女兒傅冬菊,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才讓自己的父親下定了決心,在1949年1月22日,和平解放了北平城,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拯救了這座古老的紫禁城。。

傅作義之所以作出這個決定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因為傅作義本身是一個珍惜下屬,接受過良好教育的軍官,另一方面,傅作義在抗戰時期與共產黨的部隊有過合作,我黨深知這是一名有著民族氣節的愛國將領。

最后一個方面,也是促進傅作義作出最終決定的原因,那就是傅冬菊作為說服自己父親的人,自己有著進步的思想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才最終讓猶豫不決的父親下定了和平解放的決心。

傅冬菊作為傅作義的千金,從小家境殷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也是傅作義的長女,因此受到傅作義的疼愛。1924年出生的傅冬菊,寄托了傅作義美好的愿望,希望她健康成長。

接受過良好教育的傅冬菊,本來是在父親的安排下去美國留學,但是她自己執意留在中國,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傅作義也疼愛女兒,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1941年傅冬菊來到重慶學習,在中學期間,傅冬菊接受了共產主義思想的洗禮,成為了一個進步青年。并且在中學畢業后,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西南聯大的英語系。從此開啟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參加學生運動,積極組織抗日救亡活動,在大學期間她成為活躍的積極分子,也成為地下組織的重要成員。

大學畢業后,她如愿成為了天津《大公報》的記者,利用自己的手中書寫的武器,來繼續進行著抗日救亡的革命工作。

三、 功不可沒

擔任記者期間,她利用自己父親的關系,多次向革命根據地輸送重要的物資和資源。并且利用關系,發行了諸多進步思想的報紙和印刷物品。

終于她的進步表現和能力,讓傅冬菊在1947年正式成為了一名中國共產黨員。也正是成為黨員的第二年,他作為記者去天津的途中,接受了黨組織給她的特別任務。

返回天津的火車上,地下黨的同志找到傅冬菊,以組織的名義讓傅冬菊返回北平,接受一個重要任務。此時華北形式一觸即發,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能影響戰局的轉變。

組織希望通過傅冬菊和父親的關系,來了解傅作義的思想動態,同時能夠作為說客,把我當想要和平解放北平的這個重要信息傳遞給傅作義,能夠更早的結束戰爭,一家團聚。

傅冬菊接受了組織派給自己的任務,以照顧父親的名義來到了傅作義的身邊。

傅作義此時正在為戰局的事情焦慮,女兒來到身邊,自然從情感上給予了不少的安慰,而傅冬菊也以女兒的關心作為理由,打探自己父親的思想動態,及時匯報給黨組織。

眼看時機成熟了,傅冬菊也隱約覺察到父親對于戰爭的疲憊以及希望和平解放的愿望。亮明了身份,并且深深的說服了傅作義。最終使得傅作義作出決定,和平解放了北平。

總結:

解放后,傅冬菊一直從事新聞報紙的工作,在《人民日報》等重要報紙任職,為我國新中國新聞事業建設同樣立下了不朽的功績。2007年,83歲的傅冬菊病逝。為自己的人生畫上圓滿的句號。

傅冬菊為促進北平和平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績,值得后人所敬仰。她的一生,獻給了自己的信仰,為自己的事業付出了青春。是一位值得共和國銘記的偉人。

贊(0) 打賞
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用戶上傳并發布,未作人工編輯處理,不構成投資建議請自行甄別,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果您發現有涉嫌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郵件至:wolfba@qq.com 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工作人員會在5個工作日內聯系你,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分享到

相關推薦

大智網匯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wolfba@q.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投稿&軟文

覺得文章有用就打賞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謝你的打賞,我們將繼續提供更多優質內容,讓我們一起創建更加美好的網絡世界!

微信掃一掃打賞

登錄

找回密碼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