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年什么時候?
為此,有人建議,沒有除夕,什么時候是正式的新年問題?事實上,這并不是一個大問題,只要除夕和新年這兩個概念清楚,自然就明白為什么。
人們談論的除夕指的是除夕,而不是農歷十二月三十日。過年指的是除夕。也就是說,除夕和過年指的是除夕。
那為什么人們稱除夕為除夕?因為中國人在傳統節日中有大年和小年的說法。大年是指農歷每年最后一天,或12月29日,或30日,而小年是指農歷12月23日。人們認為,由于新年是每年的最后一天,順便說一句,農歷12月30日被稱為新年30,說這一天是新年,除夕,自然不提農歷12月29日,因為,畢竟,這一天不是農歷的最后一天,說30天,必須包括29天。如何解釋農歷30日的二十九大年?沒法解釋。除夕是人們對過年、除夕對過年、除夕每年的最后一天,農歷十二月三十日。

每年的最后一天,包括農歷12月29日或30日。年的最后一天是農歷12月29日,也就是說,今年的除夕是農歷12月29日。這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有的年的最后一天是農歷12月29日,有的是30日?這與天文學中的月亮運行規律有關。
太陽、月球、地球連成一線。月球在太陽和地球之間,是農歷每個月的第一天,被天文學家稱為朔。兩個朔之間的長度是農歷一個月的長度,這是朔望月天文學專用語言的由來。月球繞地球呈橢圓形軌道運行。月球遠離地球時,運行速度慢,近期運行速度快。也就是說,月球運行速度快慢。因此,日月運行重疊時間存在不固定性,兩個朔之間沒有固定周期,時間短,有時29.53天,有時30天,我們人類需要使用農歷日期的整數。因此,有時30天,有時29天。為便于記憶,人們又稱30天為大月,29天為小月,這就是民間大月、小月的由來。
按照這個規律找答案,農歷正月初一到農歷正月初一,恰逢小月,臘月29日。然后,新年是臘月29日。這一天完全符合天文月亮的運行規律。過了年,到了年,到了24年,三十大年又回來了。這種小月年三到五年會出現這樣一次是正常的。
綜上所述,春節沒有除夕,因為恰逢小月。小月只有29天,不到30天。所以今年的春節是農歷臘月二十九日,陽歷一月三十一日。這一天是正式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