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八年級歷史第13課 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
香港和澳門第13課回歸祖國
課程標準:了解香港、澳門回歸和海峽兩岸關系改善的歷史事實,了解祖國統一是歷史的必然趨勢。

一、“一國兩制”的理念
1、提出: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在香港和澳門成功實踐。
2、目的:實現祖國統一,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3、含義: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在臺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
4、意義:“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開辟了香港和澳門回歸的有效途徑。

二、香港、澳門回歸祖國
1、香港回歸:1984年,中英政府正式簽署聯合聲明;1997年7月1日恢復香港行使主權;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紫荊花)。
2、澳門回歸:1987年,中葡政府簽署聯合聲明;1999年12月20日恢復對澳門的行使主權;設立澳門特別行政區(白蓮花)。
3、回歸香港和澳門的意義:①洗雪百年國恥,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②為解決臺灣省問題提供例子。
4、回歸原因:提高中國綜合國力,提高國際地位;提出“一國兩制”;實現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愿望;中國、英國、中國和葡萄牙的共同努力。

三、比較民族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
民族自治區
特別行政區
設立區域
少數民族聚居區
港澳臺地區
指導政策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政策
社會制度
社會主義制度
資本主義制度
維護各民族共同利益,維護國家統一
維護祖國統一(解決港澳臺問題)
享有憲法規定的民族自治權
除外交權和國防事務權外,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和行政管理權、立法權和司法權
它們都是地方行政區域,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轄,與國家的關系是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有利于祖國的和平統一,有利于國家的穩定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