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頭翁別稱奈何草、粉乳草、白頭草、老姑草等,為毛茛科銀蓮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平原或低山山坡草地、林緣或干旱多石的坡地,藥用價值很高,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功效,常用于熱毒血痢、陰癢帶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白頭翁的功效與作用吧!
白頭翁的藥用功效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胃、大腸經。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主治熱毒血痢、陰癢帶下。
白頭翁的藥理作用
1、抗陰道毛滴蟲:閆艷等利用不同濃度白頭翁水提液進行體外抗滴蟲實驗,研究發現白頭翁可直接作用于蟲體表膜,具有較強的抗滴蟲作用。
2、抗氧化、抗炎:研究發現白頭翁水提液具有較強的抗活性氧化作用,能有效清除過氧化氫,防止其所引起的脂質過氧化而造成細胞或組織損傷。張文遠等研究發現白頭翁醇提物對葡聚糖硫酸誘導的大鼠結腸炎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3、殺蟲抑菌作用:研究發現白頭翁煎劑對殺滅溶組織內阿米巴的效果較好,曹景花等用K-B紙片擴散法測得白頭翁水提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炭疽桿菌、傷寒桿菌、甲型鏈球菌、乙型鏈球菌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白頭翁的配伍應用
1、配黃柏:白頭翁清熱燥濕、涼血解毒,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善清下焦濕熱,二藥合用,有清熱燥濕、涼血解毒、止痢的功效。
2、配苦參:二藥都有清熱燥濕、殺蟲功效,相須為用,煎湯外洗治療下體瘙癢。
3、配秦皮:白頭翁昧苦性寒,主血分病,功能解毒清熱,專于涼血止瘌,秦皮性味苦寒,主氣分之痛,善清大腸之熱,并能燥濕止痢。二藥配對,一以治血,一以治氣,相輔相成,具有較好的清熱燥濕、涼血解毒作用,治痢之效尤為顯著。
4、配阿膠:白頭翁清熱解毒,阿膠滋陰養血,二藥相伍,則清熱解毒、養血滋陰,治產后下利虛極。
白頭翁的藥用選方
1、疝氣:白頭翁、荔枝核、橘核各50克。研末混勻,水泛為丸,每次6克,每日3次,黃酒送服。
2、斑禿:鮮白頭翁、生姜適量。搗爛取汁,涂擦患處,每日3次,連用30天。
3、崩漏:白頭翁30克,烏賊骨20克,仙鶴草25克。水煎,每日一劑,老陳醋送服。
4、赤白帶下:白頭翁、芡實、山藥各30克,茜草10克。水煎,每日一劑,連用一周。
5、涼血止?。喊最^翁、馬齒莧各9克,黃柏6克,黃連3克。將上藥研末混勻,蜂蜜為丸,每次9克,每日兩次。
6、牙痛齦腫:白頭翁10克,白胡椒8克。加水少許,搗爛如泥,塞入牙腫處,上下牙咬緊。每次5分鐘,每日3~5次。24小時后,疼止腫消。
7、滴蟲陰道炎:白頭翁、椿皮各15克,黃芩、黃柏各10克,白芍、甘草各6克。水煎,熏洗患處,每次20~30分鐘,分早晚兩次。
8、瘰疬:白頭翁30克,連翹20克,貝母、蒲公英各10克。將上藥研末混勻,醋調敷患處,每日一次,連用5天。
9、痔瘡:白頭翁、黃柏各30克,虎杖、艾葉、甘草各20克,紅花9克,肉桂6克。將上方加1000毫升水煎湯,待溫坐浴,每次30分鐘,每日兩次,一周為一療程。
10、濕疹:白頭翁100克,苦參50克,冰片10克。上藥加入75%酒精500毫升,浸泡7天,用紗布過濾,裝瓶備用。用棉簽蘸取該液涂患處,每日3~5次,連用2~3周
11、頭痛:白頭翁30克,川芎15克,白芍25克。研末混勻,75%酒精調成糊狀,敷患處,每日一次,連用一周。
部分專業知識轉自網絡
大智網匯文章拓展問答:
白頭翁的功效與作用圖片?白頭翁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治什么?。堪最^翁的功效與作用的功能與主治與用量?白頭翁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癥?白頭翁的功效與作用,中藥白頭翁圖片?白頭翁的功效與作用點?白頭翁湯的功效與作用?秦皮的功效與作用點?黃柏的功效與作用?獸用白頭翁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