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部首:龍。筆畫:11。筆順:撇、壓、橫、豎、橫、橫、橫、撇、豎鉤、撇、點。
基礎釋義:1、供奉神位、佛像等小閣子。2、古又同“侃”。
詳細釋義:〈名〉(形聲。從龍,合聲。本義:龍的樣子)同義龕,龍的樣子。——《說文》中的小洞或小屋。例如:龕居(以石屋為居)。
組詞:佛龕、壁龕、壁龕、影子、山龕、封龕、壁龕暴力、檀香、壁龕困難、壁龕、松龕、壁龕、壁龕、壁龕、壁龕、壁龕、壁龕、壁龕、壁龕、壁龕、壁龕、壁龕、壁龕。
龕的拼音:kn。
繁體字:神龕
拼音:kn(kan一聲)
注音:ㄎㄢ
簡體部首:龍,部外筆畫:6,總筆畫:11
繁體部首:龍
五筆86:WGKX
五筆98:WGKY
倉頡:ORIKP
鄭碼:ODJG
筆順編號:
筆順讀寫:撇、壓、橫、豎、橫、橫、橫、撇、豎鉤、撇、點壁龕
[bkn]
壁龕最早是指宗教上排放佛像的小空間。[shnkn]
舊時供奉神像或神主的小閣子。[pkn]
指佛堂﹑寺廟。[shkn]
存放詩畫的小閣。清法式善家筑詩龕三間﹐人們贈送詩歌﹐皆懸龕中﹐以“詩龕”為室名,人稱“詩龕先生”。